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题型:选择题-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0475326
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吴地是我国著名的蚕桑产地,栽桑养蚕是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而我市东山地区的桑基鱼塘基地更是生态农业的代表。桑基鱼塘作为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成熟于明代后期、清代初期。它通过凿池挖塘,培养桑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塘内余水还可用于灌溉,从而循环交替,数利俱获。清代王士祯的《蚕词》:青青桑叶映回塘,三月红蚕欲暖房。相约明朝南陌去,背人先祭马头娘。就描写了桑林与鱼塘相映成趣,三月忙暖蚕,祭祀马头娘的景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桑基鱼塘为世间罕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1.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分别是(       
A.桑,生产者B.蚕,消费者C.人,管理者D.鱼,消费者
2.在该生态系统中,蚕和鱼的关系是(       
A.种间互助B.捕食C.竞争D.寄生
3.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味甜多汁呈紫色,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时手指常会被染成紫色。这些紫色的汁液主要来自果实细胞的(       
A.细胞膜B.线粒体C.细胞核D.液泡
4.古人描写蚕的诗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其实是对蚕发育的误解。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了(       
A.受精卵B.幼虫C.蛹D.蛾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桑基鱼塘为世间罕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人们建立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资源彻底开发
B.提高蚕的吐丝率
C.提高桑树对于光能的利用效率
D.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不属于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现象的是(  )
A.地衣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草食动物与肠道内的某些细菌
D.青霉与橘子
2018-03-08更新 | 49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
B.流感病毒可以使人患流行性感冒,它营寄生生活
C.我们体内有的大肠杆菌能制造维生素,它们寄生生活在人的肠道内
D.地衣是藻类植物与真菌的共生体,它们分开对各自没有影响
2024-02-09更新 | 29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B.合作C.互利D.同种生物间的斗争
2019-09-23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