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425 题号:10547908
流感可导致病毒性肺炎,肺部炎症会使肺的重量增加,从而增高“肺指数”。某小组研究苦茶提取物抑制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肺部感染的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测定苦茶提取物对小鼠的毒性:
①将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取10只。
②连续灌胃7天,每天2次。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灌服等剂量不同浓度苦茶提取物。
③观察小鼠体征并记录小鼠死亡数据。如表1。
实验组对照组
苦茶提取物浓度(mg/kg•d)60004000200010005002500
死亡率(%)602000000

表1
第二阶段:研究苦茶提取物对肺炎的抑制效果:
①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试验药物组,每组10只。
②除正常对照组外,另外两组小鼠以滴鼻方式感染H9N2亚型流感病毒。
③对试验药物组灌胃给药,其余同时灌服生理盐水,每天2次。
④给药后96小时进行肺指数测定。记录如表2。
组别灌服成分肺指数(%)
A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0.71±0.06
B病毒对照组生理盐水1.78±0.20
C试验药物组苦茶提取物(mg/kg•d)20001.26±0.18
10001.13±0.12
5001.32±0.13
2001.83±0.29

表2
请作答:
(1)第一阶段实验数据可知,若选取浓度为5000mg/kg•d的苦茶提取液是否可以用于下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实验中,正常对照组与病毒对照组之间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
(3)为判断药效,须将C组与____________组的数据进行分析(选填A或B)。
(4)第二阶段设置多种浓度的苦茶提取物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表2所知,浓度为____________mg/kg•d的苦茶提取物对小鼠H9N2亚型流感病毒肺炎的抑制效果最好。若要探究“是否有效果更为显著的苦茶提取物浓度?”,可以在该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针对浓度范围在500—____________mg/kg•d的苦茶提取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实验。
(6)实验证明,一定浓度的苦茶提取物对小鼠H9N2亚型流感病毒肺炎有抑制作用。该浓度能否直接运用于人的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结合实验过程解答: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____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号和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该号试管中加入碘液,也出现了变蓝的现象,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9更新 | 13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小明和他的同学用黄豆种子探究黄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一)实验过程
(1)取3个无色、透明的锥形瓶,分别标记为A、B、C;在A、B瓶底铺适量的餐巾纸,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使里面的纸潮湿,C瓶底铺同样适量的餐巾纸,不加水。
(2)取60粒黄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在A、B、C瓶底的餐巾纸上。
(3)将3个瓶子的瓶口密封好。B瓶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C瓶不做处理。如图所示。

(4)将A、B、C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几天后,A、B瓶内的黄豆种子多数萌发,C瓶内的黄豆种子没有萌发。
(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A和B这组对照实验,同学们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对A和C这组对照实验,同学们最初所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3)对A和B这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如果用温度计监测A和C这组对照实验中瓶内的温度,从理论上讲,______组瓶内的温度上升相对较高。
(4)根据A和B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根据A和C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1-03-17更新 | 18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麻雀,又叫树麻雀,体长约为14厘米左右,是我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鸟类。

(1)麻雀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其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形可以__________,胸骨有高耸突出的__________,其上附着发达的胸肌,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
(2)如果你注意观察麻雀,会发现它们总在不停的找食物吃。它们吃进去这么多东西,为何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呢?(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
(3)麻雀在飞翔时,速度甚快,需依靠独特的呼吸方式来供给充足的氧气。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__________次。
(4)麻雀在全球大范围内都有分布,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高温环境对树麻雀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多只体重相近的麻雀在实验室常温(25℃)条件下饲养一周,预处理备用。选用的树麻雀应“体重相近”的原因__________
②如下表所示,将预处理过的树麻雀随机分为4组,表中a处应填写__________
③将分组后的树麻雀转移至相应的培养箱中,处理相应的时间后,统计各组的摄食量和饮水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式

单位时间摄食量(克/小时)

单位时间饮水量(克/小时)

a

0.28

0.55

高温2小时

0.26

1.42

高温4小时

0.16

1.28

高温6小时

0.12

1.15


由上结果可知,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__________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__________散热。(均填“增加”或“减少”)
2021-12-10更新 | 3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