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的多样性的认识及其保护 >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2 题号:12151099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推荐1】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常常通过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来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了藏羚羊的生存。为此,国家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力度,使藏羚羊的数量保持逐年增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藏羚羊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B.地球上所有的藏羚羊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藏羚羊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乱捕滥杀
D.将藏羚羊迁入动物园是保护藏羚羊最有效的措施
2024-05-26更新 | 60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推荐2】为了保护陷入濒危的华南虎,国家将其列入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南虎与扬子鳄相似,在陆地产卵B.华南虎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C.再也不能开发与利用华南虎资源D.作为一个物种,华南虎灭绝后还可挽回
2022-04-14更新 | 315次组卷
选择题-选择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诗中提到的孔雀,不是现在动物园中常见的蓝孔雀,而是原产于亚洲,体型最大、羽毛最华丽的绿孔雀。绿孔雀在中华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过去的人们很少捕杀它们,使得它们可以广泛分布在我国中原地区。孔雀是杂食动物,性情机警,胆小怕人,不喜欢过于浓密的热带雨林,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以及林中空旷的开阔地带活动。其实,这样的环境也适合人类生活、耕作和放养禽畜。近年来,绿孔雀正从地球上迅速消失,仅在云南热带地区有零星分布。据调查,绿孔雀在我国已经不足500只,是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的濒危动物。它的命运牵动着人们的心,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保护它。
1.绿孔雀很少起飞。依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胸肌发达B.身体呈流线型
C.体型大,尾上覆羽发达D.骨骼轻而坚固
2.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原地区,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象征吉祥B.适应性强C.善于飞行D.环境适宜
3.绿孔雀对生存环境有一定的偏好,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体型大,密林限制其运动B.疏林既可藏身,又便于运动
C.河岸、草地上食物丰富D.热带雨林温度高不适宜生存
4.绿孔雀奔跑的动作是其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其完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5.图为三种濒危保护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卵生B.②是体表不裸露
C.③是脊椎动物D.④是恒温动物
6.以下是绿孔雀的一些行为,其中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一组是       
①觅食的时候,绿孔雀会机警地观察周围环境
②雄绿孔雀展开尾羽,吸引雌绿孔雀
③食物匮乏时,绿孔雀到农田中偷食作物种子
④雌性绿孔雀常负责孵卵的任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雌雄绿孔雀在繁殖季节行为复杂多样,研究这些行为,首先应采用的方法为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8.以下关于绿孔雀数量急剧下降,生存面临威胁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人类和禽畜与其存在栖息地或食物竞争B.违法分子偷猎获取肉和羽毛
C.人类和禽畜的活动对其造成较大干扰D.身体大而笨拙,易被天敌捕食
9.关于绿孔雀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和当地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B.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构成
C.是构成基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D.个体数量少,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10.云南的红河流域上游,是绿孔雀最后一片面积较大、相对连续、完整的栖息地。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B.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绿孔雀
C.教育培训当地人民,参与其保护工作D.不在该地区开发建设,减少人为干扰
2019-01-20更新 | 3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