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 动物的行为 > 研究动物的行为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2520451
实验探究题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一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 为了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你的选择是[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_____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 桑叶和白菜叶       B 菠菜叶和油菜叶
(5)实验用的这两种叶片大小形状要剪的相同,并且不同叶片间隔排成一圈,这是因
_______________
(6)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
A、一只B、十只
(7)实施计划:
(8)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
【知识点】 研究动物的行为解读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完善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制订计划:
(1)学习小组选择了从蚕种开始孵化蚁蚕,而没有用已经孵化好的蚁蚕或体型较大的蚕,其原因是___
(2)所选取的植物叶子均剪成大小、形状相同的若干块,原因是___
(3)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重复几次上述实验,主要目的是___
实验二:当动物和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该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了相同的障碍,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动物名称“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A组小鸡24次
B组小鸭26次
C组小乌龟65次
D组小狗5次

(4)依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5)若将实验对象中的小鸡换成大公鸡,则“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会___
(6)动物绕道取食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此种行为方式的意义是___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________行为的动物。
(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 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019-03-28更新 | 5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的障碍,实验前让动物饥饿12小时,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动物名称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A组

小鸡

24次

B组

蚯蚓

220次

C组

乌龟

65次

D组

小狗

5次

(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直接取食的行为是______行为,绕道取食是______行为。
(2)题中四组实验动物中,请按学习能力从弱到强进行排序,正确的是______。(请用动物名称排序)
(3)由此本实验提出的问题: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的学习能力最强。这项探究活动告诉我们,越低等的动物学习能力______
2022-10-14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