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2797926
小明与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请帮他们解决。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实验更为准确,实验前,首先需要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_____实验;这样设置后,变量是 ______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物放在_____下数小时;
(4)用清水漂洗经酒精脱色后的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__
(5)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____(遮光/未遮光)部分不变色,____(遮光/未遮光)部分将变________色;
(6)“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中有淀粉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利用天竺葵进行的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锡纸片把一片叶片的一半从正面和背面遮住,然后移到光下光照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锡纸片。
④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将叶片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中,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请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的锡纸片能否换成保鲜膜?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中滴加碘液后,未被遮住的一半叶片呈______色。
(4)通过该实验可知,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2020-09-15更新 | 3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作出了卓越贡献。团队科研人员在25°C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验,统计了不同品种(普通稻和海水稻)的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水稻新生命的起点是___,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___中。
(2)实验前要选择籽粒饱满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以排除种子___对萌发率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实验中的温度、空气、水分等其他条件都要保持适宜且___,是为了控制___。该实验设置的普通稻组起___作用。
(3)两组都放置100粒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重复三次实验,取___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4)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的逐渐升高,海水稻与普通稻的萌发率逐渐___。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知___(填水稻品种)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
2024-02-05更新 | 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中学八年二班生物学兴趣小组为检测“消毒液能否减少教室内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ABC
培养皿号1、2、34.5.67.8.9
实验步骤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备用;关闭本班教室门窗
喷洒某消毒液前,在本班教室内把培养皿盖打开暴露10分钟,盖上盖,封好在本班教室内均匀喷洒适量该消毒液1小时后,把培养皿盖打开暴露10分钟,盖上盖,封好不做
处理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并记录培养皿里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数量,求各组平均值
实验结果
(1)A、B两组培养皿开盖后暴露相同时间,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步骤的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步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C组的实验结果是0,设置C组的目的是与A、B两组形成_________实验。
(4)ABC三组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而不是1个,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B组的菌落数量______A组(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那么消毒液能减少教室内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则说明通过喷洒消毒液能有效预防传染病。
2023-08-28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