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6 题号:12923882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

(1)图1中,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___________型蝗虫。分析图2中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___________型蝗虫还有其它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
(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图3)。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a/b/c/d)物质。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
(3)综合图2和图3的研究结果尝试推测,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群居型蝗虫___________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
(4)为探究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不同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笼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

散居型蝗虫

群居型蝗虫

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50只

50只

饥饿处理的大山雀

10只

10只


①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有无。
②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蝗虫。
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        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   
c.涂抹苯乙腈的群居型        d.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
③可以预期实验结果:实验一中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大于“?”处选取的蝗虫,实验二中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___________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研究发现,同一朵牵牛花的花瓣在一天之内可能出现颜色变化.清早,由于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而形成碳酸使细胞液(pH)呈酸性.细胞中的花青素变红,所以花的颜色为红色;上午随着光照不断增强,细胞液(pH)逐渐呈中性,细胞中的花青素颜色慢慢加深,最后花的颜色为紫色.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清晨,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       
(2)上午,随着光照不断增强,细胞液(pH)逐渐呈中性的原因是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材料信息,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4)请你设计并完成实验,验证提出的问题.
①清早,选取A、B两组开花且生长状况相同的牵牛花.
________
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现象: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
2018-11-05更新 | 16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时,我们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花盆的下面。“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有些同学提出了上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探究。
(1)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控制的单一变量应是_____
(2)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经验,请你作出假设:_____
(3)制定计划: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_____所示,其他条件都相同。然后在纸盒中央放入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硬纸盒两侧鼠妇的数量。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计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的平均数。
(5)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明显多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
(6)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是:_____
2018-12-23更新 | 32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
(2)本实验设置了 _____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__________ 。乙和丙的变量是 _____     。
(3)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4)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_____,式②中能量来源是式①中的 _____
(5)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 __________的影响。
(6)针对甲实验,对于温室里种植的作物采取 __________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2017-03-18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