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多种多样的动物类群 > 无脊椎动物类群 > 节肢动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0 题号:13905428
如图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_,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水分的散失。
(2)D的身体呈___________,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
(3)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类群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内部结构或生理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B和E两种动物,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E用于气体交换的器官是是_________ ,E的体表有___________,既保护和支持了身体内部结构,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4)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5)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021-12-26更新 | 12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仔细观察如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_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A(蚯蚓)用湿润的________呼吸,C用________呼吸,E用________呼吸。
(3)B的体表有___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________
(4)E属于鸟类,请列举出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特征(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
(5)F属于哺乳动物,F后代的成活率较其他几种生物的高,主要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的特征。
2023-12-11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
(1)蝗虫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昆虫____________动物门、动物界。蝗虫与家蚕相比,像蝗虫一样不需要经过蛹期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变态发育。
(2)蝗虫和大山雀均适于飞行。蝗虫的胸部有两对______,适于飞行。请写出大山雀适于飞行的两点主要特征:①______;②______
除体色(保护色)因素外,蝗虫还可以通过释放挥发性物质(如苯乙腈)来防御大山雀的捕食。经研究人员检测发现:①群居型蝗虫释放的苯乙腈的量远大于散居型蝗虫;②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要远低于散居型蝗虫。
(3)为探究苯乙腈物质是否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不同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笼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类型

散居型蝗虫

群居型蝗虫

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50只

50只

大山雀数量

10只

10只

①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______(填字母)蝗虫。
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       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       C.涂抹苯乙腈的群居型
③可以预期实验结果:
第一组实验: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处的蝗虫;
第二组实验: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小于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④推测实验结论:苯乙腈物质______(填“有”或“没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
2024-04-0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