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的营养 > 消化和吸收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8 题号:1429293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的物质

处理

温度

时间/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A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37℃

10

不变蓝

B

馒头碎屑+4mL清水

搅拌

37℃

10

变蓝

C

馒头碎屑+①

搅拌

80℃

10

变蓝

D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0℃

10

(1)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请补充实验:①是___________,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B试管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试管与B试管作为对照,则变量是______,针对此组对照实验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
(4)根据A与D两支试管加碘液后的现象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实验我们吃馒头时,唾液会和未消化的馒头一起进入胃,那么在胃内,唾液是否仍然能继续消化淀粉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处理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液

2mL

2mL

加入唾液

脱脂棉收集的新鲜唾液2mL

模拟液体

0.2%~0.4%的盐酸2mL模拟胃液

清水2mL模拟口腔

模拟人体温度

37℃

       


(1)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_____,B试管“①”应加入________。B试管“②”处的温度条件应是___
(2)装置静置5分钟后滴加碘液(碘液为棕色),观察预测结果:B试管颜色为___(棕色或蓝色);若A颜色为___(棕色或蓝色)则说明在胃内唾液不能继续消化淀粉。
(3)在消化道内,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的最终场所是_____
(4)实验结果证明,胃内唾液不能继续消化淀粉。因此制药厂为了避免许多药物对胃产生不必要的刺激,大部分会将药物封在____制成的胶囊中。
2021-05-06更新 | 5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生物科技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步骤中在2号试管应加入等量的__,起__作用。
(2)遇到碘液变蓝的试管是__号,原因是__
(3)“C”步骤的水温为37℃,原因是__
(4)若“C”步骤的水温改为60℃,实验结果是__,简要说明理由__
(5)若要探究“舌头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图中应该变的步骤是__
2021-09-10更新 | 3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取一块馒头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就能感到有甜味。为了弄清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李婷同学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活动(各组的馒头总量相等):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是否搅拌温度(℃)时间(min)加碘液后的现象
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3710
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3710
整块馒头、2ml唾液不搅拌3710
馒头碎屑充分搅拌010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若①号与②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是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其中滴加碘液后会变蓝的应是_____号试管。
(2)若①号和④号进行对照,那么④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是_________。经过完善后进行实验,结果④号试管内变蓝。这一组对照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馒头经咀嚼后之所以会有甜味,是因为部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到斐林试剂经过加热可以生成砖红色物质,上述实验中若将碘液换成斐林试剂并加热,生成砖红色物质最多的是____号试管。
2023-05-10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