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 动物的行为 > 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4534883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分泌某种物质,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某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在农田中设点诱杀雄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性外激素是由蝶蛾类的雄性个体分泌的B.蝶蛾类昆虫都具有明显的社会行为
C.蝶蛾类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气味传递信息D.这种灭虫方法会污染环境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学习行为越简单,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蜂群中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峰巢。蜜蜂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2024-01-12更新 | 15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鸟类的胸肌最发达,胸肌的两端都附在胸骨上
C.蚂蚁的通讯依靠气味,而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
D.利用提取的或者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各种各样的农业害虫
2016-11-18更新 | 34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蜜蜂的群体B.蚂蚁的群体C.狒狒的群体D.蝗虫的群体
2021-09-26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