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多种多样的动物类群 > 脊椎动物类群 >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题型:选择题-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7 题号:16091938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体表被黑白两色毛,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看上去憨态可掬,深受人们喜爱。但它的祖先体型比现在要大,而且还吃肉。它们的器官至今依然保留着食肉动物的特点:消化道很短,没有育肠等。2009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2万多个基因,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个亚种。
为什么大熊猫后来改吃竹子了呢?据研究,主要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它的一个叫T1R1的基因“失活”,尝不出肉的鲜味了。而且大熊猫主要栖息的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里,竹子四季常绿,产量高,很容易取食,在同区域竞食的动物也很少。基因测序还发现,大熊猫体内并没有适于消化竹纤维的相关基因,吃进肚子的竹纤维只能靠肠道菌群消化。在极端饥饿状况下,大熊猫也不排斥吃动物性食物,比如猪骨、牛排,甚至还会捕捉一些活体动物,比如竹鼠。

(1)从大熊猫的形态结构判断,大熊猫属于(  )
A.两栖动物B.爬行动物C.哺乳动物D.节肢动物
(2)证明大熊猫是“熊”不是“猫”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外貌更像熊B.体型比猫大C.不喜食竹鼠D.基因组测序
(3)下列保护大熊猫的各项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建立法律与法规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移入动物园饲养D.人工繁育大熊猫
(4)下列有关大熊猫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神经元细胞核中有42个DNAB.大熊猫的皮肤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
C.大熊猫的生殖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D.大熊猫的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5)下列有关大熊猫食性改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竹子营养丰富比肉类更健康,且容易取食,竞争者少
B.大熊猫的消化道很短,没有盲肠,更适合消化竹纤维
C.大熊猫的T1R1基因“失活”,使其无法感觉肉的鲜味
D.基因测序发现,大熊猫能在肠道内产生消化竹纤维的酶
2022八年级·江苏苏州·学业考试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蜥蜴B.鸭嘴兽C.家兔D.袋鼠
2018-01-16更新 | 31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为四类脊椎动物肺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表示两栖类动物的肺,相比其他动物的肺气体交换面积较小,需皮肤辅助呼吸
B.从图3可知,鸟类进行双重呼吸,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图4表示的是哺乳动物的肺,肺泡数量多是其适宜于气体交换的原因之一
D.肺泡结构越复杂,肺泡数量越多,气体交换效率越高
2020-02-04更新 | 15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同学对下列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都用鳃呼吸B.③④是胎生动物
C.①②③④都有脊柱D.②③④是恒温动物
2021-10-24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