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 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09 题号:16169589
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约1000万人,但因供体严重不足,每年只有600余例患者可完成心脏移植手术。2022年3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外宣布,以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为首的多学科专家团队,成功为一名58岁的患者植入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该人工心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地道的“中国心”。
体内人工心脏适用于终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长期替代心脏功能。对那些无法进行心脏移植或难以等到合适供心的心脏病终末期患者来说,为他们装上人工心脏,犹如给疲惫的心装上强动力“马达”。
(1)无论是用捐献心脏做移植,还是用人工心脏做移植,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都会产生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个健康的心脏是血液循环正常进行的基础,正常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的是______
(3)冠脉循环为心脏运送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属于体循环,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脏内部的毛细血管,再由静脉流回心脏的______;流回心脏的血液与流出心脏的血液相比,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至少填两项)。
(4)现有技术条件下,人工心脏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心脏。专家指出,要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管住嘴,迈开腿”。其实质含义是______
2022·湖北·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一期的《养生堂》节目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个病例:
2022年的一天,身体强壮的孙先生中午起床时突然感觉胃疼,在吃了胃药和速效救心丸没有缓解,于是去了医院,没想到做完检查就因为病情严重失去意识,紧急转院、手术、40多天ICU重症护理……苏醒过来的孙先生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心梗,由于心脏中的“承重墙”(室间隔)坍塌,把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而导致室间隔破裂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前降支堵塞造成的,“前降支”是左冠状动脉的一个分支。左心室的血液供应有50%来自于左前降支,左前降支主要供血区域为左室前壁和室间隔。因此前降支一旦发生心梗,影响面积大,造成后果严重,抢救不及时往往致人死地(如图2所示)。作为预防,除了避免饮食和生活不规律,也应该积极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帮助身体打开和建立侧支循环。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心脏的“承重墙”(室间隔)破裂或穿孔就会由于左心室的___________血和右心室的___________血的混血现象,导致运输氧气能力降低。
(2)120急救车到来之前孙先生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图1中心脏四个腔的[     ]___________中,为其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结合图1、图2可以得出:“承重墙”倒塌大多是因为左冠状动脉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心脏壁最厚的[     ]___________的血液供应,使其心肌细胞缺少___________,成为坏死的心肌,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供血。
(4)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孙先生的心室舒张时,有血液倒流回心室的现象,说明位于_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也有损伤。医生采取微创换瓣手术为其治疗,先从患者大腿的股动脉处切开一小口,利用动脉通道将治疗仪器沿着股动脉上行,最后经过[     ]___________(填图1中血管名称)准确送达病灶处,进行手术。
(5)孙先生康复出院,养生厨房给他推荐了护心菜“花椒芽拌竹笋”,这个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护心血管弹性有重要作用,我们人体的三种血管中___________血管壁的弹性最大。
(6)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趋向低龄化。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请写出两个方面的预防措施___________
2022-10-20更新 | 218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2020年5月3日,“一颗心的生命接力”感动着无数国人。北京一位12岁患者小包因心力衰竭,急需心脏移植。此时,远在广西的小叶因患脑瘤医治无效,5月1日19时被确定脑死亡。小叶的家属从红十字会得知,北京一位12岁男孩需要心脏救命时,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捐献决定,捐献出来的除了小叶的心脏外还有肝脏、肾脏和眼角膜。
5月2日16时,一场无缝对接的爱心“送心”行动拉开了序幕。从16时到21时34分,小叶的心脏经历手术摘除、从桂林181医院到桂林机场、再到北京机场,再到安贞医院,经5小时34分钟各方的能力合作、无缝对接,顺利抵达北京安贞医院,又经过5小时紧张手术,这颗“希望之心”在12岁男童小包的胸膛中有力地跳动着。
请根据上述资料,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移植能否成功,充满变数。小包的免疫系统会对移植到他体内的心脏产生排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到小包体内的心脏属于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免疫。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与甲图中II相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
(3)当血液进入肾脏流经乙图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丙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是发生在乙图的________(填字母)部位,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作用。
2022-10-31更新 | 5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科普文, 回答问题。
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血管病变,一般先有脂类等物质积聚在内膜、导致出血及血栓,进而管壁中层逐渐钙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图一所示)。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吸烟饮酒、肥胖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

冠状动脉(图二所示)是负责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如冠状动脉硬化的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心脏移植。中国现有心衰患者约1000万人,但因供体不足,每年仅300例左右完成移植。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目前治疗方式之一。目前,我国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人工心脏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人工心脏以电机作为血流循环的动力源,并在心脏和主动脉接口处加上单向“阀门”以保证泵血效率。但因体积和重量大,手术创伤大等不足已停止使用。第二代人工心脏改进电机,利用磁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抽吸力,将衰竭心脏的血液抽出并“泵”到主动脉,保证血液供应。但叶轮磨损后,会形成血栓。“中国心” 是第三代人工心脏,采用全磁悬浮技术,叶轮完全悬浮旋转,血液顺畅流动,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碾压,解决了血栓的困扰,且装置体积更小,性能也更稳定。
目前,“中国心”已完成部分临床试验,试验者不仅两年生存率接近心脏移植者,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还可以正常生活及运动,因此它有望成为心脏衰竭患者的重要选择。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应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1)根据文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测冠状动脉是下列哪条血管的分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2)第一代人工心脏中的单向“阀门”是模拟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效率。
(3)“中国心”作为第三代人工心脏,完美解决了第二代中因叶轮磨损会形成______的 困扰,它还有______的优点,因而有望得到发展应用。
(4)图三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 它将含氧丰富的______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______循环, 最后汇集到______(填写血管名称),返回右心房。

(5)结合文中资料,从以下问题中选择其一作答:
①你认为青少年时期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______
②请为自己所在的社区设计一则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宣传语:______
2021-07-19更新 | 3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