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6350564
同学们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以后,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光合作用的场所做了进一步探究。在实验中,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标记为甲,呈白色;其余部分标记为乙,呈绿色。图1和图2是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在此条件下,植物通过______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图2是某同学的错误操作,其他同学发现并纠正,你认为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3)完成叶片脱色后用清水漂洗,再滴加碘液,观察发现叶片的甲部分不变蓝,乙部分变蓝,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实验中甲与乙相互起到______作用。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夏天,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蟋蟀在天气闷热的夜晚鸣叫的次数多,而在天气凉爽的夜晚鸣叫的次数少,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
(2)________ 温度越高蟋蟀鸣叫次数越多。
(3)设计方案: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取健康的品种、性别、大小等特征基本相同的蟋蟀40只分别放在四个温度不同组的装置中进行观察,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得出下表格中的数据。
实验组别1234
温度℃10-2025
15 秒蟋蟀鸣叫的次数10192837
上表中的横线应该是________℃。
(4)根据上表所示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5)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选用健康的品种、性别、大小等特征基本相同的蟋蟀的原因是______。实验时,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因素,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该设置______实验求平均值。
2024-01-21更新 | 1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过程,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实验处理/步骤123
加入的物质馒头碎屑+唾液馒头碎屑+清水馒头块十唾液
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若以1和2为一组实验,则实验变量是_____,其中_____为对照组。
(2)加碘后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号试管液体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_____
(3)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_____开始的。
(4)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所以要设置重复组,因此就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实验结果应取多次实验的_____
2019-06-02更新 | 6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验探究: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其内的汞、铅、铜等有害物质会渗出造成水质污染。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选择7号废旧电池、满江红、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组别

A

B

C

D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

1000

1000

1000

1000

加7号废旧电池的量(节)

不加

1

2

2

加满江红的量(g)

不加

15

放金鱼的量(条)

2

2

2

2

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天)

15

5

3

8


(1)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挑选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选择B和D两组作为对照实验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4)满江红是生活在水面的蕨类植物,可以通过_________进行生殖,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_________环境。
2022-08-22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