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7171482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磷元素含量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生长健壮、发育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转入无磷的培养液培养10天,再将玉米分别转入到不同磷浓度的培养液(磷的相应浓度为0.00、0.05、0.50、1.00mg/L)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时间的玉米叶绿素a的含量和培养12天的玉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每株玉米每小时光合放氧量,结果如以下曲线,分析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曲线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增加
B.实验中为了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C.图2曲线中,若再提高培养液磷的浓度(未使细胞失水),玉米光合作用将停止
D.在同一磷浓度下,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量时,光合速率不再加快可能与玉米自身有关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温的变化范围应该控制在5℃至10℃以内
B.金鱼的鳃盖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
C.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没有影响
D.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适宜即可,不需要完全一致
2023-10-21更新 | 1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黑布蒙住蝙蝠的眼睛,观察它在飞行时是否撞到障碍物
B.用摄影机狮子的活动,研究狮子追击猎物的方法
C.卧龙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望远镜观察藏羚羊的活动
2016-01-08更新 | 200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家蚕在结茧时,有时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蚕茧的出丝率。某小组查找了“薄头茧”形成的原因,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他们选择的都是五龄期老熟蚕,分别在5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实验,在处理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光线处理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1(5月份)15.487.504.92
实验2(9月份)17.178.854.50
总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
A.该实验共形成三组对照实验
B.该实验设计了温度和光线亮度两个变量
C.第一组和第二组作对照,说明光线越亮,薄头茧发生率越高
D.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光照条件能够影响蚕茧的出丝率
2024-02-26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