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7452949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如图绘制的是渤海湾的某食物网简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此食物网包括______条食物链。
(2)若想构成生态系统需要添加的成分有______
(3)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鳀鱼的关系是______;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_____的数量减少最多。
(4)渤海湾发生溢油事故,对渤海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溢油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溢油导致渤海湾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该事件已经过去一年,渤海湾的生态环境至今没有得到完全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实施西部大开发,要确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
(1) 从生态学上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首先必须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                      
(2)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保护环境的关键是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15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因素。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猫头鹰所需有机物最终来源于_______
(2)该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若乙图表示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则B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蛙和食虫鸟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部分是_________
(3)据表中信息,如果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则此生态系统的生物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食虫鸟和鼠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
(5)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___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023-10-31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湿地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修复”。某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游玩。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春天,樱花、海棠、美人梅、玉兰等争奇斗艳,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中;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2)湿地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上图一是调查后绘制的该湿地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一中鲫鱼和白鹭的关系是______,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组成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
(3)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湿地附近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逐渐增强,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
2024-01-05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