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多种多样的动物类群 > 无脊椎动物类群 > 节肢动物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17514383
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研究发现,沙漠蝗虫的后足有许多感受器,当大量沙漠蝗虫聚集在一起,后足受到碰触时,会释放出一种叫做芋乙胞的刺激性化学物质,不断吸引更多的蝗虫从四面八方赶来。这种物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山雀等天敌对它们的捕食,但粉红棕鸟却毫不在意,依然将蝗虫视为美味。
(1)蝗虫属于昆虫,依靠 ___________运动,其运动中心在身体的胸部。
(2)为了“探究蝗虫进行呼吸的部位”,某小组将两只蝗虫分别放在两支装满水的小试管中,蝗虫A胸腹部浸在水中,头部在试管外,蝗虫B头部浸在水中,胸腹部在试管外。一段时间后,最先 死亡的蝗虫是___________
(3)粉红棕鸟作为一种迁徙性候鸟,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飞行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___。 鸟飞行时需要大量能量,因此它食量很大,但是体重增长不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一些国家采用了喷洒农药的方法消灭蝗虫,防治效果显著。我国采用各种生物防治方法消灭蝗虫,相对于喷洒药剂消灭蝗虫,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自然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以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鲸鱼作为体型庞大的海洋生物,它死亡后掉落海底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这个过程就是鲸落。鲸落后会有章鱼、鲨鱼等多种生物来吞噬鲸鱼尸体,大量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鲸骨中丰富的脂类,产生含硫化氢的富硫环境,从而为一些细菌提供能量来源。
资料二:2021年年初,巴基斯坦多省爆发蝗灾,大量的蝗虫吞食禾田,使农作物遭到巨大破坏,蝗灾的肆虐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粮食危机。
资料三:大鲵和鳄鱼都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能在陆地上活动。但是大鲵的产卵过程需要在水中进行,而鳄鱼可以在陆地上产卵。
(1)动物界中往往有一些“名不副实”的动物,资料一提到的生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_______;鲸鱼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2)鱼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这样的结构特点可以让它们在游泳时 _________
(3)蝗虫有_____对足,______对翅;其体表有坚韧 __________,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4)分析资料三可知,大鲵属于 ________动物,鳄鱼属于 _______动物。
(5)为了在控制蝗害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可以采取 ________的方法进行防治。
2023-11-03更新 | 26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回答.
(1)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体型最大的是______.
(2)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他靠______传递信息.(填“语言”、“动作”或“味道”)
(3)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答:______.(填“对”或“不对”)
(4)像蚂蚁一样营社群生活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如______
2023-01-19更新 | 3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骨骼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最初具有骨骼的生物是寒武纪的无脊椎动物。这种骨骼位于体表,起到保护作用, 称为“外骨骼"。外骨骼还具有支撑作用——支持体内器官有相对稳定的空间位置。之 后,随着海洋无脊椎动物向陆地迁移,外骨骼又起到了防水保水的作用。而在这些历程中,外骨骼的成分也在发生变化(如下表)。古生物学研究显示,古代海水中的化学成分 变化可能也是促进骨骼进化的重要因素。

骨骼类型

出现时间

骨骼主要成分

代表物种

外骨骼

6亿年前

磷质、钙质

软舌螺

5.7亿年前

碳酸钙

软体动物,如贝类、蜗牛等

3.4亿年前

有机几丁质

节肢动物,如昆虫、虾、蟹等

内骨骼

4.4亿年前

碳酸钙、磷酸盐、胶质纤维

高等的脊椎动物,如狗等

当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上时,骨骼开始被肌肉、皮肤、鳞片或毛发包裹在内部,称作 “内骨骼”。内骨骼有支撑功能,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内骨骼胸廓的运动改变胸廓容积,从而使肺内外产生气压差,实现了肺的通气,这对适应陆地环境至关重要。另外,脊柱是脊 神经的支架,也加速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化。
不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骨单位,是脊椎动物具有的适应骨骼 功能的结构:鱼类生活在水中,不需要骨骼来支撑身体的重量,没有形成骨单位;两栖类 和爬行类的肢体需要承担部分身体重量,已出现结构简单的骨单位;鸟类的骨骼出现了 面积较小、数量较多且相对简单的骨单位,满足其飞行要求;哺乳动物需要支撑身体的重 量,还要适应其长距离的运动,其骨单位形态比较复杂。

骨单位直径(μm)

骨单位面积(μm2)

环层骨板数(层)

96

6896

0.22

128

10191

3.5

134

14148

3.8

242

35659

5.74

由此可见,骨骼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演变,是推动生物体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重要因素,实现了进化历程的一次次飞跃。
(1)小明在树林里散步时,发现了一只硕步甲。硕步甲是具有细长而带钩口器的昆虫,可以把蜗牛肉从厚厚的甲壳里钩出来。硕步甲的外壳主要含__________成分,而蜗牛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2)结合文中信息,硕步甲外骨骼的作用包括___
A.具有防护功能
B.促进生物体的生长
C.重要器官在空间上得以合理配置
D.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3)硕步甲的天敌很多,有啄木鸟、燕隼等鸟类。根据文中所述,啄木鸟的骨具有__________特点,适于飞行。
(4)比较不同脊椎动物骨单位特征,可知随着进化历程发展,骨单位直径和骨单位面积均__________,功能越来越完善,这是生物__________环境的体现。
2024-04-03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