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7714783
人体保持适当体重有助于维持机体健康。科研人员对运动控制体重的新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
(1)研究人员发现高强度运动不但可以促进能量消耗,还能调节物质代谢。根据下表可知,运动会使血浆中物质A的浓度显著______,结束运动后该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检测时间

运动前

运动后0min

运动后30min

运动后60min

物质A浓度(μM)

0.25

2

0.7

0.23


(2)为进一步探究物质A的作用,研究人员连续10天对肥胖小鼠注射物质A,结果如图1。

①两组小鼠除了体重、性别等条件一致外,运动强度也应该相同,以保证两组小鼠自身产生的______含量及有机物的消耗量均相同。
②分析结果可知,对照组小鼠体内有机物摄入量与消耗量基本相等,而实验组小鼠______
③综合上述信息,推测物质A可以______小鼠摄食,从而减轻小鼠体重。
④为证实该推测,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检测,实验结果如图2,该结果______(支持/不支持)上述假设。
(3)根据此项研究,下列表述合理的是______
a.运动除促进代谢外,还可调节食欲
b.运动量越大,摄食量也一定越大
c.可开发含物质A的药物,用于控制体重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校严禁学生带食品进入教学楼,未吃完的食品散落在教室各角落或垃圾桶极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导致各种传染病的流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遵守学校卫生纪律,生物社团的同学准备开展“探究残留食品的堆积是否会引起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的活动。
提出问题:残留食品的堆积会引起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吗?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①备好三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并分别编号(1号、2号、3号);
②将1、2、3号培养皿分别置于无菌操作台、无残留食品堆积的垃圾桶、有大量残留食品堆积的垃圾桶处,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
③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均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并每隔5小时观察记录一次。
(1)针对生物社团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根据科学探究的原则,设置1号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号培养皿中菌落远远多于其它两组,说明残留食品的积累会引起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
(4)这类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分解残留食品或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_
(5)结合实验结果,谈谈你将怎样更好地遵守学校卫生纪律?________
2021-11-19更新 | 10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是小刚自己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小刚设计的实验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2)小刚将种子①与②设为一组对照,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______;将种子②与③设为一组对照,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__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应将种子②与种子______进行对照。
2022-01-04更新 | 4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初中生物研究小组欲探究蚯蚓在不同材料上运动速度的快慢,以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请结合题目情境回答:
(1)提出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取1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实施计划: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___________
(4)蚯蚓靠________________协调配合运动,________端先动。(填“前”或“后”)
(5)根据你对蚯蚓的了解,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13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