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的营养 > 消化和吸收 > 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的结构特点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8269875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真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天饲喂含0.3%微塑料A的饲料

8g/天,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天饲喂含3%微塑料A的饲料

8g/天,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管壁进入_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与吸收有关的结构是小肠绒毛,如果把一个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平铺开,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这使它具有巨大的______来吸收营养物质。
(2)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吸收功能,导致小鼠的体重增长值均______,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
(4)为消除微塑料对小鼠肌体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可以经常使用
C.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有一处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如按正确操作步骤进行,甲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乙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3)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_试管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_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表明,馒头变甜除了与舌的搅拌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5)馒头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它在人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_,最终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
(6)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①在消化道中小肠的长度较______;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突起叫______,该结构有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2023-09-03更新 | 3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两组实验,请回答:

试管

实验材料

滴加液体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观察现象

1

馒头碎屑

2ml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1滴

B

2

馒头碎屑

A

37℃

10分钟

碘液1滴

变蓝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可以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___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1号试管的B处现象是________(“变蓝”或“不变蓝”),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消化酶),能促使淀粉分解成 __________
(3)如果把1号试管放入5℃的水浴中10分钟,然后滴加1滴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变蓝”或“不变蓝”)。
(4)图中的______(填“X”或“Y”)曲线能说明淀粉在消化道中发生的变化。
(5)肝脏有病的人怕吃油腻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肝脏分泌的_______不足造成的。
(6)图中_______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填写字母)。
2021-08-23更新 | 44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组别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 ______ 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每组选择20只小鼠做实验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______
(3)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______ ,其饲喂方式应为 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 ____________ 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 ______
(5)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 ______ 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6)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______ 。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3-09-09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