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2 题号:195281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è)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二   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注:氾:fán,姓;fàn,同“泛”。薤:又叫藠头(jiào tou),叶细长,花紫色。鳞茎和嫩叶可用作蔬菜。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生产经验可实现在一定时间内、有限土地上_________,以增加收入。
(2)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_____。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_________
(3)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根据材料二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_________(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简述选择的理由: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区林业用地面积6.59亿亩,其中森林面积3.73亿亩,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和经济潜能,具备良好的发展民生林业的资源条件。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林荫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拓宽农牧民和国有林场职工就业、创业与增收渠道,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可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林下养殖: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如养殖柴鸡、鹅等林禽,奶牛、青山羊等林畜,蜜蜂。林下养殖远离村庄,没有污染,环境好;禽畜粪便可通过蚯蚓的分解作用后给果树施肥;林地生产的禽畜产品市场好、价格高,属于绿色无公害禽畜产品。
资料二:林菌模式:在速生林下间作种植食用菌。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正适合林菌间作。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平菇、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从菌棒入地到开始出菇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整个生产时间为2个月,经济效益显著,是单纯种粮或种树效益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
(1)资料一中蚯蚓和_____身体内都无脊柱,属于_____动物;二者的另一共同特征是身体都有_____。蚯蚓在该种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
(2)树木的残枝败叶能够被食用菌等_____分解为无机物回到环境中,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_____和能量_____,体现了生态效益。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

(4)林下种植的各种食用菌用_____繁殖,生长周期短。根据资料总结一条林下种养模式的优势:_____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中的草属于_____,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____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3)图中鹰以蛇为食,所以鹰与蛇之间存在______关系;蛇和鹰又都以鼠为食,二者又存在_____关系。
(4)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
(5)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图中生物____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7)如果该图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此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部分是(  )
A.植物B.动物C.细菌和真菌
2023-09-26更新 | 88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6项重点任务,同时,结合今年6月5日环境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传播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积极思想。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担负着对地球自然水体的净化和处理功能。由于人类生活区域天然湿地的逐渐减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湿地以其独到的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下图是一个以净化生活污水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湿地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中,能够净化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主要是_______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
(2)浮游动物草履虫体内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____________
(3)该人工湿地选择水葫芦、荷花和芦苇三种植物,是因为它们对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环境因素有着共同的适应。
(4)小鱼可以限制藻类植物的过度繁殖,人工湿地会是一些昆虫的乐园。食物会引来各种鸟类如以鱼为食的翠鸟、以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的麻雀等的入住,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较弱,目前的技术还无法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2019-12-25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