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血流的管道---血管 > 动脉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9804565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人体具有极为精细而复杂的结构,各组成部分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其中,血管是人体的“生命线”,一旦出现异常,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动脉硬化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因此而死亡。动脉硬化的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动脉硬化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疾病,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硬化程度加深,受累器官就会逐渐出现相应症状。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基部,是为心肌细胞供血的动脉,若发生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梗塞或脑血管破裂出血;肠系膜动脉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其他诸如吸烟、喝酒、肥胖、缺少体育锻炼、压力过大等也会引起动脉硬化。改善生活方式,远离这些致病因素是预防动脉硬化的重要措施。
(1)动脉是将血液______填(“运出”或“运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速较快,对血管壁的压力大,容易引起管壁内皮损伤。在此基础上,血液中的______从受损处进入血管壁沉积,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
(2)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是运输血液的“泵”。心肌细胞通过______作用为其收缩过程提供能量。心肌细胞分解的有机物是通过如图2中[______]冠状动脉运输而来的,该血管病变会使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的功能。
(3)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关于动脉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动脉血管分布广泛,不同部位的动脉硬化,会引起不同器官功能异常
B.一般中老年人才会出现动脉硬化的症状,青少年不需要关注和预防
C.遗传因素是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有家庭病史的人应关注该病的预防
D.合理膳食、积极锻炼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资料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
资料二: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管壁较厚的“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模拟了人体小动脉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具有抗凝血性能强,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人造静脉血管尚未研制成功,在今后研制静脉血管应关注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设计。目前来讲,毛细血管研究难度大,几乎无可替代。

(1)资料一中提到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人造“塑料血”,要替代人体血液,除了有红细胞功能相同的塑料分子,还应具有白细胞和_________等血细胞功能相同的塑料分子以及具有运输功能的_________成分。
(2)资料二中,人造的动脉血管是如图所示的血管_________(填字母),该人造动脉血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血流速度_________,管壁_________,弹性大;根据资料二,该人造血管的哪些特点可以满足动脉血管的这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资料二中,研制静脉血管应关注设计的结构是_________。人造血管无法成功代替毛细血管的原因之一是难以设计出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_交换的功能;毛细血管不仅管壁很薄,管腔很小,还具有只允许_________单行通过的特点,设计难度大。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资料分析
心脏是全身供血的动力器官,由冠脉循环为心肌细胞供血。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经冠状静脉流回心脏内部。
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冠状动脉粥状硬化是指脂类物质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一种像粥一样的结构,使血管管壁变厚,血管官腔越来越狭窄,狭窄到一定程度时,血流通道被彻底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即形成了心肌梗死。
医生常采用观察心肌肌钙蛋白(只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初步诊断。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肌细胞损伤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程度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情况。初步诊断后,医生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确诊冠心病。手术中,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对患者手腕深处的血管进行穿刺,使导管逆着血流方向前行至主动脉根部,探寻到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注入造影剂,将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显示在连接的影像设备上,并进行诊断。
预防“冠心病”最重要就是要保护好我们的血管,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适度锻炼、合理饮食等多种方式保护我们的心脏及血管。

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分析回答:
(1)冠脉循环属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___________(填“体”或“肺”)循环。冠状动脉与冠状静脉相比,前者管腔内血液的___________(填气体种类)含量高于后者。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细胞获得的氧气和____________不足,使通过___________作用释放的能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形成心肌梗死,影响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进入到_______(填血管名称)的血液量减少,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供血。
(2)上图表示甲、乙两位患者48小时内血液中心肌肌钙蛋白含量变化,其中______患者患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更大。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医生在患者手腕深处的_______血管(填血管种类)进行穿刺,注入的造影剂随血液流动,通过冠状动脉的逐级分支,经________血管汇集到静脉,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
(3)为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除适度锻炼外,还应较少______类食物的摄入。
2022-10-11更新 | 12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分析题
下图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示意图,结合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心脏是一个动力器官,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发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发病时,一般就地休息,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目前可通过心脏搭桥手术来治疗冠心病。
2018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人体自身的小动脉作为参照的人造血管,它以复合生物纳米材料制成,很好的模拟了人体小动脉的三层解剖结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膜,富含弹力的平滑肌纤维构成的中层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层,具有抗凝血性能强,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细胞获得的_____和养料不足,心肌细胞代谢减弱,心脏活动时必须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冠状病患者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的_____(填血管名称)吸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是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心脏搭桥手术主要是改善心脏血液供应,手术中最常需要被替换的是血流速度最快,管壁最厚的_____(填血管名称)
(4)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很好的模拟了人体小动脉的三层解剖结构,根据材料可知组成人体小动脉的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
(5)心血管疾病发病逐渐趋于低龄化,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心脏和血管。请你写出一条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13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