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19832460
资料分析: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神前湾畔,公园总面积6.08平方公里,公园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林品种7种,主要品种是桐花树、白骨壤、秋茄等,以及鸟类189种、甲壳动物29种、鱼类25种。在全区的鸟类中,湿地鸟类数量最多的是鹭科鸟类、鸻鹬类、鸥类、雁鸭类,其次为秧鸡科鸟类、翠鸟科种类。鸻鹬类、鸥类、雁鸭类一般在冬季数量最多,它们大多是冬候鸟。由于本地浅海海产丰富,常海鸟在此觅食,它们时而停靠海边时而在空中飞翔,在红霞与红树林衬托下,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
(1)海陵岛红树林具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属于_______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素有“______”之称。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桐花树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淤泥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冬季候鸟会在冬天飞往海陵岛过冬,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3)从结构层次来看,海陵岛红树林湿地国家公园中的鸟类比桐花树多了______
(4)水质会影响红树林生物的生活,它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_____因素,该生态系统里各种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5)桐花树的果实形似辣椒,它是______(填“被子”或“裸子”)植物,有种子外有______包被。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①生活在椿树上的一种小昆虫——椿象,它在受到惊吓时,会突然装死,一动不动,过一段时间后则恢复原态,以此来迷惑敌人,保护自己。
②人的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预热干冷的空气。北欧天气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鼻子又高又大。
③在自然界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动物遗体产生,但是我们却没有看见尸横遍野,这是细菌等微生物及时分解的缘故。
④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一些十字花科、蓼科的植物在雨后的十几天内就完成了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短暂生活史。
(1)上述资料中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______,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_____(填序号)。
(2)①说明了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_。请你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3)②说明了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_。请你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_________
(4)请你分析资料④,然后想想这些“短命植物”短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7更新 | 62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资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相似,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材料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1)上述材料一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2)上述材料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3)上述材料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2019-10-26更新 | 11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67公顷,是全国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70公顷天然红树林,22种红树植物,189种鸟类,其中23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鸟类。
材料二:图1黑脸琵鹭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2020年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于1月17日至19日举行,志愿者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录得今年候鸟季最大的一个单日黑脸琵鹭群落,数量达35只。黑脸琵鹭主要以鱼为食,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浮游动物以水中浮游藻类等为食,给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1)材料一中的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里面各种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2)材料二中的黑脸琵鹭拥有扁长的喙和细长的足,这是对湿地环境的______。黑脸琵鹭和小鱼间的关系是______。在保护区内存在着这样一条食物链:______,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2所示,其中代表浮游植物的应是______
2021-12-08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