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9997408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将收集到的蚂蚁放在培养皿中用肉眼和 放大镜观察一周后,设计并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①取一个大培养皿,放入适量的湿润土壤;②选择 10只健康的蚂蚁放入培养皿内,进行饥饿处理一昼夜;③分别取等量用白糖水、醋、蒸馏水、盐水泡 过的馒头,依次放在培养皿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④每隔30分钟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 蚂蚁数目,统计10次,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处理馒头的材料白糖水蒸馏水盐水
停留的蚂蚁平均数量/只6121
(1)该兴趣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用1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分别取用白糖水、醋、蒸馏水、盐水泡过的馒头的量要相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遵循_________原则。
(4)步骤④连续记录10次数据再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
(5)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哲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表:

温度(℃)

光照强度(%)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小时后的CO2浓度(%)

25

0

0.35

0.368

25

20

0.35

0.306

25

40

0.35

0.289

25

60

0.35

0.282

25

80

0.35

0.280


实验过程:他取5株大小长势相似,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4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_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加,12小时后二氧化碳浓度________,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而_______
(3)实验中小哲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小哲确定了西红柿生长最佳光照强度是80%,你认为合理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0更新 | 3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验探究: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科学家把蚂蚁和大白鼠放入图1迷宫中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蚂蚁和大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实验中不能用1只蚂蚁或大白鼠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分别走同一个迷宫”的目的是______
(4)由图2可知,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少于蚂蚁。由此可知,动物越______,学习能力越强,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______因素的影响。
2023-02-12更新 | 2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题
I: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备用。
II:取一只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李阳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       
(2)实验过程D中,加碘液后试管中的物质未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       
(3)李阳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观察________的消化作用。       
(4)刘明同学认为李阳的实验设计不完善,应该改进:再取一支试管,编号为2号试管,进行相似的操作,其中,过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________,其余步骤不变。在过程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的物质颜色为________
2018-09-25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