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0017478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周末,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到李爷爷的农场参观考察。进入农场,同学们首先看到的是果园,里面有荔枝树、龙眼树、草莓、柑橘等。农场中心是鱼塘,里面有水草、田螺、罗非鱼、草鱼等生物。鱼塘旁边是一个小花园,一块农田和一块菜地。农田里是绿油油的水稻,菜地里有辣椒、西红柿、玉米等,同学们根据农田中生物间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很快绘出了农田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网简图(图一)以及图一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有机物相对含量示意图(图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请写出材料中提到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是______
(3)写出图一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4)图二中,丙所处的营养级对应图一所示的生物是______。甲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
(5)如果给农田中的水稻喷洒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农药,则图一中______的体内该农药的含量最高。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请根据资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装置中,曾进行了一项持续了370天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实验,3位志愿者在全密闭的“月宫一号”内生活了105天。他们用LED灯照射等技术栽培了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饲养了黄粉虫,还用微生物来降解废物。在“月宫一号”中,植物不仅能够给宇航员提供食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蒸腾作用产生纯净的饮用水。植物中人不吃的部分,可以用来饲养黄粉虫,为人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人的排泄废物和厨余、生活垃圾,被送进微生物降解环节,分解为二氧化碳进入到空气中重新被植物利用;从人的尿液中回收的水和氮素用于灌溉培养植物。植物吸收了这些二氧化碳和水,又可以不断生长产生新的食物。这样就实现了100%氧气和水,55%的食物循环再生,形成了“月宫一号”里物质的闭合循环。
(1)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来看,“月宫一号”可以看作一个______,其中的微生物担当的角色是______
(2)请写出“月宫一号”中的一条包含3种生物的食物链:______。在此食物链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这些能量来源于______
(3)志愿者仅生活了105天,用你所学过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分析,原因是“月宫一号”是一个小型的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______(填“较强”或“较弱”)。
(4)“月宫一号”里的志愿者和栽培的粮食作物从结构层次比较,粮食作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
2023-06-15更新 | 11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资料一:海洋中生长的珊瑚五颜六色,珊瑚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聚合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单细胞冲黄藻。珊瑚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1)珊瑚虫和虫黄藻在分类上分别属于__________
A.节肢动物       单细胞藻类
B.腔肠动物       单细胞藻类
C.节肢动物       多细胞藻类
D.腔肠动物       多细胞藻类
(2)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__________是生产者。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共生”或“寄生”)。
资料二: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由珊瑚虫、藻类、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命形式组成的聚集体,各种生物之间关系紧密,比如海胆、雀鲷以藻类为食,长棘海星捕食珊瑚虫,肉食性鱼类又会以海胆、海星等为食,微生物在环境净化和物质循环方面则发挥着重要作用。雀鲷虽是食草的,但却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会驱赶海胆和长棘海星,避免藻类和珊瑚虫被大量捕食。
(3)以上珊瑚礁区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__________生态系统。请写出以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
(4)雀鲷和海胆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捕食”或“竞争”)。
资料三:珊瑚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对我国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白化现象展开了研究,他们定量分析了2006年6月、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采自大亚湾海域的多种珊瑚样品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以下是科学家研究的部分结果:

(5)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图1的研究结果,分析图中四种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最大的时间都是__________。结合图2中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共生虫黄藻密度最大时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2017-08-27更新 | 11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近年来,300余万只候鸟乐享北京生态福祉,目前的北京已变成了候鸟的天堂,有的在京城各处中转休息、觅食“加油”;有的贪恋北京良好生态环境,以京城为家安然过冬;更有的在这里筑起“爱巢”。解决了鸟类等野生动物吃、喝、住,使包括候鸟在内的野生动物种群逐步增长,北京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北京大面积栽植的油松、白皮松、侧柏、国槐、洋槐、荆条、彩叶豆梨等树种,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此外水源充足,动物们不用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鸟儿扇两下翅膀就能轻易喝到水。北京特色的仿古建筑也成为鸟儿搭窝的理想之所,城市的守望林和林中大片栽种的灌木为各种小型动物安家创造了条件。
动物爱好者们在北京看到了大鸨的身影。统计数据显示,大鸨在世界上的数量只有数千只,在北京看见大鸨绝对是一个偶然事件。大鸨是鸦形目鸨科鸨属的鸟类,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善于奔跑;鸣管已退化,不能鸣叫;既吃野草,又吃以野草各部分为食物的甲虫、蝗虫、毛虫等各种昆虫。
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是衡量生态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人工营造的树林,引来鸟儿,招来小动物,形成一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绿色生态,构建了一个生态平衡、自然稳定、良性循环的森林生态系统。使北京不仅绿起来、美起来,还“活”起来。
(1)从生物分类的角度分析,大鸨属于_____纲鸦形目鸨科鸨属,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它的__________已退化,不能鸣叫。
(2)鸟类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筑巢、求偶、交配等__________行为。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虫、蝗虫、毛虫等各种昆虫,请据此写出一条包括大鸨在内的食物链__________
(3)据原文,北京大面积栽植的油松、国槐、彩叶豆梨等树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可以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和栖息场所。对构建一个生态平衡、自然稳定、良性循环的森林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4)动物种类和数量是衡量生态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曾将“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作为主题,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_____
A.迁地保护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过渡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2022-06-02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