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 病毒 > 病毒的结构特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20349025
下面列举了六种生物的名称,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①______,③______,⑤______
(2)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与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
(3)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包括生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观察以下几种生物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属于细菌的是____,其菌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及乙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由于没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3)蘑菇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自然界中野生mo 菇的种类很多,有的蘑菇有剧毒,不可随意食用。
(4)图中丙是病毒,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021-03-01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甲流是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等,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要求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

(1)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甲型流感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类,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1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地球上微生物的诞生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远早于人类的诞生。人类对微生物“利用”甚早,却“相识”甚晚。
(1)2200年前的《吕氏春秋》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此“菌”就是古老食材香菇(下图)。香菇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和有机物,供给地上部分的[       ______,菌褶内能产生大量的______来繁殖后代。

(2)我们的祖先从上古时代就利用微生物制作了多种美味的发酵食品,很多发酵工艺保留至今。小雅同学在家里尝试制作泡菜时,向泡菜坛加入白萝卜、陈泡菜水和食盐水。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小雅每天测出不同盐浓度下白萝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依据数据绘制曲线(下图)。分析:

①向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水相当于细菌培养的______步骤。
②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白萝卜在腌制多少天后开始食用比较合适,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3)其实早期人们在享受发酵食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微生物的作用,直至十七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才开启了微生物的“相识”之旅。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的来源,其实验过程如下图。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作用是______,分析从A到C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后来,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是单细胞的个体,靠分裂进行生殖。

(4)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这个实验证明______。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家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组成。此后,人们对微生物的“相识”才日臻完善。
2023-06-25更新 | 7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