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的营养 > 消化和吸收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0560489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1和2的变量是_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
(4)你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生活链接】为了减轻胃肠的负担,我们在吃饭时要______,并且不要大声说笑因为人体结构的_____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会误入____,发生危险。
22-23七年级下·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取一块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慢慢你会感觉到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一探究竟,于是设计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同学们准备了馒头(等量的碎屑与小块)、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方案如下:
试管加入的物质处理温度时间/min加碘液后的现象
A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37℃10不变蓝
B馒头碎屑+2mL清水搅拌37℃10变蓝
C馒头碎屑+①搅拌80℃10变蓝
D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5℃10

(1)如果A试管与B试管作为对照,则变量是______________,A试管中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馒头切成小块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______作用,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馒头咀嚼后变甜是因为唾液中的______________把淀粉分解了。馒头中的淀粉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为了探究其他因素对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否有影响,又设置了C和D试管,实验证实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____
(4)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请补充实验:①是___________,②的现象是_______
2023-04-27更新 | 3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1、2两支试管中的浆糊,乙图中分别添加到两支试管中的水和唾液的量都应该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从丙图可知,唾液淀粉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
(3)丁图中的______号试管加碘液后会变蓝色,原因是浆糊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它遇碘会变蓝。___________号试管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了___________
2023-06-07更新 | 3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中。
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毫升_____和唾液,搅拌均匀。
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温度为____℃的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
第四步:观察并记录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预期结果:_____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色,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_____了。
(3)预期结论:_____
2019-12-0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