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 植物的蒸腾作用 > 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1473551
阅读以下三则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1公顷=10 000平方米)树林的叶片总面积为50 000~70 000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 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 701 950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植物茎、叶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资料二   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截至2022年仅有24.02%。
资料三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1)碳—氧平衡是指______的相对平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2)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____
(3)绿色植物能通过______作用,把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_
(4)资料二显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请你为保护植被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浙江大学的科研人员为植物发明了一款可穿戴的茎流传感器。茎流,是植物在内、外部压力下茎秆中产生的上升液流,茎流也是植物水分、养分,信号分子运输的载体。对茎流的长期实时监测能够探究植物生长过程水养分分配、信号传导以及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等奥秘。然而现有的茎流检测方法多为大型侵入式探测器,在测量时会对植物造成物理伤害、对植物生理产生影响,而且由于体积大限制了仪器在草本植物上的应用。
浙江大学发明的这款传感器薄如蝉翼,能贴附在植物茎秆表面进行茎流监测,实现了传感器与植物的长期“和平共处”。科研人员通过特殊设计,使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阳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等能够自由通过传感器。
应用此项技术,科研人员在西瓜茎秆上几个关键位点部署了茎流传感器(如图1所示),长期无损地观察了水分在西瓜叶片,果实、茎秆等不同器官上的动态分配情况。

我们知道,西瓜果实的成分绝大部分是水(95%左右),茎流传感器测量发现:在白天只有极少部分水分被运输到果实用于生长,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到外界;但是到了夜晚,几乎所有的水分都被运输到果实,绝对茎流量相对白天增加了10倍(如图2所示)。

“白天积累的光合产物导致的渗透势差应该是夜晚茎流激增的主要原因。同时,夜晚植物散失水分很少,促使大量茎流运输到西瓜果实,从而实现了果实的重量增加与体积膨大”,一位科研人员解释道。科研人员表示这个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植物茎秆中产生的上升液流的动力为_____________作用。
(2)浙江大学研发的茎流传感器克服了以往的技术难题,请你写出其中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自由通过茎流传感器的阳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水和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茎流传感器应用于西瓜植株茎流大小监测的实验,以下陈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单选)。
a.西瓜果实的成分绝大部分是水
b.运输到西瓜果实的茎流量白天比夜晚多
c.夜晚茎流激增的主要原因与光合作用有关
d.茎流运输与果实的重量增加、体积膨大存在联系
(5)根据短文内容,请你写出一条“茎流传感器应用于西瓜植株茎流大小监测的实验”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启示______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254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建国之初,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至8.6%,2022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增至24.02%。森林犹如“绿色水库”,一万公顷森林保持的水分相当于一个300万立方米水库的储水量。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材料二   中国网2022年9月15日报道我国森林面积达2.27亿公顷,十年增长7.1%,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二氧化碳吸收量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当于抵消我国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材料三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漠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为了荒凉的沙漠。
(1)材料一中,绿色植物通过___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该作用主要是通过植物的___进行的。
(2)材料二中,绿色植物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否则,大气中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导致___效应愈演愈烈。
(3)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草原上的植物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_,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怎样保护植被呢?请写出一条合理的做法:___
2024-01-21更新 | 30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灌木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相同。如图是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和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的关系图。

(1)根据材料可以推断,猫爪藤属于____植物。材料一中,可作为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____
(2)分析图中数据,寄生灌木对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的影响,与非生物因素中____的变化有关。干旱较严重时,受寄生灌木____(填“轻度”或“中度”或“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所结果实数目最少。
(3)寄生灌木与猫爪藤在适应沙漠环境的同时也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____
材料二:为了保证移栽树木成活,移栽时常采用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①在阴天或傍晚移栽;②剪去大部分枝叶;③根部带有一个土坨;④树干捆上稻草绳;⑤有的盖上防晒网;⑥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向根部;⑦在树根覆盖上厚土层,并用三脚架固定树干;⑧有的给树木打针输液。
(4)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材料二中所采用的保护措施是____(填序号)。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根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材料二中的保护措施是____(填序号)。
(5)材料二中保护措施③的目的是____。保护措施⑧能给树木输送营养物质,针头应插入的部位是输导组织中的____
2024-03-16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