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8 题号:21642802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下列对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说明影响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土壤
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这体现出环境影响着生物
C.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D.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可以将叶片吸收的空气输送到根部,说明生物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23-24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泉州湾地区台风灾害频发,生长在泉州湾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这说明
A.生物依赖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
2021-08-17更新 | 439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推荐2】家蚕在结茧时,有时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蚕茧的出丝率。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查找“薄头茧”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实验。他们选择的都是五龄期老熟蚕,分别在5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实验,每次实验都分三组进行,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统计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光线处理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1(5月份)15.487.504.92
实验2(9月份)17.178.854.50
总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
A.家蚕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蚕茧是家蚕的蛹期
B.该实验设计了温度和光线亮度两个变量
C.该实验一共形成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第一、二组,第二、三组和第一、三组
D.第二组和第三组作对照,说明光线越亮,薄头茧发生率越高
2021-11-28更新 | 384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是
A.沙漠的骆驼尿液很少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D.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
2016-11-18更新 | 12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