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常用工具 > 显微镜的镜头及其放大倍数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1694561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多种蔬菜,其中茄子、黄瓜、豆角等是该地区的常见蔬菜。茄子品种有紫皮茄子、青皮茄子等,茄子生长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充足阳光和温暖的气候。黄瓜品种有普通黄瓜、肥西黄瓜、紫色皮黄瓜等,黄瓜果肉晶莹透亮,生吃脆嫩甘甜。种植者需要注意土壤选择、种植时间、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从而实现高产和优质的蔬菜生产。
(1)该地茄子的品种有紫皮茄子、青皮茄子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多样性。
(2)黄瓜果肉晶莹透亮,生吃脆嫩甘甜,甘甜汁液主要来自果肉细胞中的_________。若想要在显微镜下看到更多的细胞,需要选择放大倍数_________(填“大”或“小”)的目镜和物镜。
(3)长时间的光照有利于茄子进行_________作用产生大量有机物,一部分有机物通过_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果肉细胞中储存起来,另一部分则用于植株的生命活动。
(4)施肥的目的是为蔬菜的生长提供_________,如果施肥过多会使植物细胞严重_________而造成“烧苗”。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仅能放大30倍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发现了蜂窝状小室并绘制成图。这些小室让他联想到了修道院里的小房间。为此,他将这些小室称为细胞(cell)。从此以后,生物微细结构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1)罗伯特·胡克之所以能观察到细胞,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自制了显微镜,但我们知道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______的。
(2)某同学在整理笔记时这样描述细胞学说: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结构的基本单位。你认为他整理的正确吗?请回答并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众多细胞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构成的,如图1是葡萄植株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如图1所示,葡萄果实可生食或制葡萄干、酿酒等,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图中的[     ]____________,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葡萄植株的结构层次可归纳为: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植株(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整),其与人体结构层次最大的不同是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在低倍镜(目镜10×,物镜4×)下观察葡萄果实切片(如图2)时,看到A区域位于最外侧,细胞排列紧密,属于图1所示的[     ]____________组织,由图1的[b]____________过程而来。

③为进一步观察C区域的细胞,首先要调节显微镜的[     ]_____换成10×物镜,再转动[     ]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此时观察到的细胞是实际大小的______倍。
2023-01-04更新 | 76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洋葱别名葱头、圆葱,是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线状,浓绿色圆筒形中空的叶子,表面有蜡质;鳞叶肥厚呈片状,密集于短缩、盘状的鳞茎周围(俗称葱头);伞状花序,白色小花;蒴果。洋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及磷、铁、钙等矿物质,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黏度,可用于降低血压、提神醒脑、缓解压力、预防感冒。根据皮色,洋葱可分为白皮、黄皮和紫皮三种。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四季都有供应。在国外它却被誉为“菜中皇后”,营养价值较高。


(1)为进一步探究细胞的结构,将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下面图中几个实验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做显微观察时分别得到了如下四幅图像,请根据四幅图像和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B的变化是将载玻片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了;
②B→C的变化是转动了显微镜的【】____(填序号),由___倍物镜转换成___倍物镜;此时视野将变___(明/暗),细胞的体积将变___(大/小)。
③了得到如D图所示的清晰图像,小明同学在C的基础上,转动了显微镜的【】_______(填序号)。
④若该显微镜目镜是10X,请据图回答,它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
(3)洋葱是___科的___本植物,我们平时吃的洋葱主要是植物的___茎上着生的肥厚多肉的鳞叶。
2018-03-07更新 | 236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正是由于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丝不苟地工作,才使得科学不断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17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用它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19世纪30年代,光学显微镜的制造技术明显提升,促进了人们对细胞内部结构的认识。
图甲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图乙是动、植物细胞模式图。

(1)图甲中的①是显微镜的______,其作用是放大物像。
(2)图乙中[⑥]_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⑦]______是细胞中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材料二:2017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它们是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这标志着中国在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两只珍贵猕猴诞生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中中”和“华华”都与B猴十分相像,这个实例说明__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4)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某学生尝试制作“中中”和“华华”的细胞模型,以下是他准备的材料及模拟的相关结构:A.塑料袋——细胞膜;B.琼脂和水——细胞质:C.绿豆——叶绿体;D.鲜葡萄——细胞核。其中不需要准备的一项是______(填字母)。
2023-12-29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