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830617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787年,有一个飞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快速地夏延开来,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
(1)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___环境。
(2)资料中,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___因素,仙人掌与当地的植物争夺资源属于___关系。
(3)1787年,澳大利亚的中西部气候较干燥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在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
A.光照B.水分C.昆虫D.空气

(4)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为了___。
A.吸引昆虫传粉B.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侵害
C.适应干旱的环境D.以上情况都不是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这时池塘边会经常听到蛙鸣声,但是寒冷的冬天我们很难听到。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的特证。
(4)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
(5)由于某些原因稻田的水受到污染,使其中的水稻和青蛙无法生存,甚至死亡。这体现了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022-03-02更新 | 68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长尾叶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是地栖性较强的种类,每天80%的时间都是在地面上活动,由于冬天的积雪很厚,因此当地人称为雪猴。
长尾叶猴觅食大多在早晨和黄昏时进行,主要吃各种树叶枝芽,通常在太阳升起后出来觅食,中午会进行较长时间歇息,下午再进行活动和进食,傍晚回到树上睡觉。
在BBC新推出的动物纪录片中,摄制组准备了一只机器幼猴,这只机器幼猴的外形非常逼真,它的眼睛后面藏着摄像机,能捕捉猴群在野外生活的画面。在拍摄过程中发现一只长尾叶猴将机器幼猴当作自己的幼崽,一直搂着它,保护它免受掠食者袭击,而当机器幼猴突然掉落到地上的时候,这只长尾叶猴陷入了一种悲痛的状态。
长尾叶猴很喜欢空旷地方,常集聚成大群,多达上百只。每个猴群各占一个活动范围,约三十至六十平方公里。各群的活动范围可以重叠,相处非常和睦,甚至在同一树上两群相遇,也不争斗。长尾叶猴叫声比较低沉,经常发出"呜波"的声音。每群各有自己活动的中心区,包括睡觉的树、喜欢吃的树和水源。猴群有的是清一色的雄猴群,有的为雌雄两性合群。如果单身雄猴闯进两性群,两性群的头猴会立即出击,驱赶这个闯入者。在雌雄两性群里,担任头猴的雄猴经常调换。

(1)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地势较高,植被开花时间较晚,主要是受______(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长尾叶猴属于哺乳动物,其典型特点为______
(2)BBC对长尾叶猴的拍摄过程用到的是生物学的______(研究方法),长尾叶猴将机器幼猴当做幼崽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______
(3)长尾叶猴经常发出“呜波”的声音,可能是因为______。在其死后尸体腐烂主要依靠______的作用促进物质循环。
2021-05-07更新 | 29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冬天,在北京的公主坟、万寿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常出现大群乌鸦,它们如同“上班族”一般。每天清晨,结群飞向城外;一到傍晚,又飞回城里,停落在路边的树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
人们发现乌鸦很聪明,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它们需要的食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管里放置藏着食物的小桶,给乌鸦很多笔直的长条状铁丝,乌鸦会弯曲铁丝,制作“铁钩”,勾起小桶获取食物。乌鸦的聪明才智使其适应多样的环境。
城市化改变了许多生物的生活环境,这对乌鸦来说可能是福音。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食腐。腐烂的食物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但乌鸦可产生较强的胃酸,且消化道短,消化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菌酶,甚至血清当中还存在针对肉毒素的抗体,这大大降低了乌鸦患病的概率。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是乌鸦食物的重要来源。这些垃圾绝大多数被运到郊区的垃圾处理场填埋,而填埋场所又大多是开放的,对乌鸦来说,这里拥有无限大餐。
既然郊区有这么多“食堂”,而且从市中心到垃圾处理场,一天需要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那么,乌鸦为什么还要回到城里来?与郊区相比,城市有更高密度的建筑、交通和人口,更高效率的冬季供热系统。这使得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也就是“城市热岛”效应。越是大城市的市中心,热岛效应越明显,而且夜间会更强一些。比如北京,冬季夜间的城区可以比郊区气温高3-4℃左右。
对乌鸦而言,城市的另一处吸引力在于大树。城市公路边、公园、校园里有大量的高大乔木,而郊区大多是农田。乌鸦喜欢集群停在树上睡觉,更多的树能容纳更多的乌鸦停歇。这样鸦群能够及时发现危险(比如接近树木的猫或者黄鼬),还能充分满足集群社交欲望——它们在睡前特别喜欢吵嚷一番。
乌鸦在城市聚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住在乌鸦夜宿地附近的居民会觉得吵;而且大量的乌鸦意味着无数的鸟粪,对街道和车辆都会造成较大的清洁负担;过多的乌鸦在市中心聚集,还会有一些卫生防疫方面的潜在问题。不过,对乌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关注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从获得途径看,乌鸦制作“铁钩”取食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乌鸦食腐的习性,使其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3)以下结构特点与乌鸦食腐习性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消化液中有较多溶菌酶                 B.较强的胃酸
C.血清中有针对肉毒素的抗体          D.有喙无齿
(4)因为城市热岛效应,乌鸦夜宿城市。这体现了某种生态因素对其生活的影响,以下各项与之不同的是_________
A.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乌鸦消化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致病菌,这属于_____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6)以下对乌鸦成为“上班族”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_________
A.乌鸦可以在郊区找到食物                  B.“城市热岛”效应对乌鸦有利
C.高大乔木为乌鸦提供栖息地               D.城市卫生条件好乌鸦不会患病
2019-05-09更新 | 3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