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835894
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团队科研人员在25℃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系列实验,统计了两种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选择籽粒___(填“饱满”、“干瘪”或“残缺”)、胚有___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以满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实验中,设置普通稻组起___作用。
(3)每个培养盒放置100粒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重复三次,取三次实验的___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4)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氯化钠浓度的逐渐升高,海水稻与普通稻萌发率的整体变化趋势逐渐___
(5)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知,___(填水稻品种)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实现对盐碱土壤的合理利用,为我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提供有力地支撑。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的理由是小鼠与人都属于________纲的动物,亲缘关系近,用小鼠做实验材料对指导人类健康生活更具有指导意义。
(2)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3)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________,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________行为。
(5)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6)本实验对你的学习有怎样的启示?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3-07-21更新 | 6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学研究发现,乳酸可降解塑料,使“白色污染”问题得以减轻。嗜淀粉乳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科研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表实验方案
组别厨余垃圾处理方式
A300mL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300mL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300mL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1)嗜淀粉乳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2)上述实验中,_____为嗜淀粉乳杆菌提供有机物,由此推测它的营养方式为____
(3)B和A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将C组高温灭菌后直接接种可能会导致____。将处理后的3组实验应该放置于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发酵。
(4)由图可知,48小时后乳酸产量最高的组别是___,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少白色污染?______
2024-01-20更新 | 1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节约使用资源。近几年,我国城乡公共绿地建设发展迅速,但枯枝落叶等垃圾也不断增多。为了使这类垃圾物尽其用,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组别
项目
实验材料及数量实验材料处理控制条件实验现象
甲组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适宜的温度、湿度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同甲组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A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_____
(3)细菌和真菌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_____
(4)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纸张应投入下图中的_____(填图中序号)垃圾箱里。
2020-03-22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