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1987815
保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成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的保护色,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菜青虫100条

生活环境

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色菜叶上

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色菜叶上

实验处理

放入5只家鸽

放入5只家鸽

实验结果

一分钟后,剩下88条菜青虫

一分钟后,剩下75条菜青虫

(1)乙组的实验材料应该是______
(2)菜青虫的体色在青色菜叶上是______变异,在黄色菜叶上是______变异。(均填“有利”或“不利”)
(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小明制订计划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小明设计这个探究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01更新 | 25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头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容易下咽的食团。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1234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
温度37℃0℃100℃
加入碘液3滴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号试管。
(2)要探究牙齿的研磨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用_____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①_____;②_____。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蓝色,4号试管和5号试管都呈蓝色,比较这3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19-06-19更新 | 18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20只黄粉虫幼虫放入纸盒中央,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并得到以下的数据,试分析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暗

13

12

15

17

16

17

18

19

18

19

明亮

7

8

5

3

4

3

2

1

2

1


(1)根据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__
(2)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
(3)用2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做实验,其目的是__
(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求10组数据的__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实验结束后,用过的黄粉虫幼虫,你的的处理是__
(6)如果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需要给黄粉虫提供____两种环境,以形成对照实验。
2021-10-14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