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 动物的行为 >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219327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亚沿海自然环境、水质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虫在这里生长、繁衍,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 美丽的珊瑚礁、多种鱼、虾、 贝、藻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材料二   全球红树林树种约 40 多种,中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港就有 19种,东寨港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天然食物丰富,是鱼、虾、背蟹等水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
材料三   为了保护三亚的珊瑚礁和东寨港的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海南省建立了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和东寨港红树自然保护区。如今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内的珊瑚礁覆盖率已逐步回升,昔日荒凉的“海瓜,少漠”又迎来一批批“新住客”, 曾经因为村民挖塘养鱼、过度捕捞而被破坏的东寨港   树林也恢复了昔日生机, 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1)材料一中“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多样性。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那么与珊瑚虫不是同一类的动物是________
(2)通过材料二我们知道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 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材料三告诉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誉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雀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材料四: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
(1)材料一中列举了2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___
(3)材料三中黑猩猩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___而获得的行为。该行为是在___的基础上形成。一般来说,动物越低等,该能力越___,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___
(4)材料四说明蜜蜂是具有___行为的昆虫,当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是通过___来传递信息。小明研究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法。
2024-04-04更新 | 22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从功能上说,野鸭归来属于迁徙行为,喜鹊的筑巢、鹊声悦耳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行为。
2022-10-25更新 | 5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放在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透明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章鱼初次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食物。多次碰撞后,它才能越过玻璃板去捕捉小虾。而狗就能较快地学会绕道取食,猴子甚至只需一次尝试就能学会绕道捕获食物。
(1)章鱼所属的动物类群的名称是______。章鱼越过玻璃板捕食小虾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行为。
(2)从上述材料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获取食物的实验可证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受到该实验的启发,西西对班上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有差异而感到疑惑,你能帮助他解释其中的原因吗?______。“天道酬勤”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尝试解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______
2022-12-13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