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2421837
在实验室中“制造”淀粉一直是科学家的梦想,近期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反应器中实现人工合成淀粉。人工合成淀粉的合成速率是玉米植株的8.5倍,太阳能利用率是玉米植株的3.5倍,有望实现淀粉生产模式从农业向工业的突破,未来有可能大大解决粮食和耕地短缺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淀粉主要由绿色植物通过____(填生理过程)合成。
(2)人工合成淀粉的反应器相当于绿色植物细胞的______(填结构名称),合成原料必须有水和______
(3)人工合成淀粉比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有许多优势,其合成速率______(填“更快”或“更慢”)。
(4)如果淀粉可以人工合成,不再依赖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合成,那么人类生命活动是否还需要依赖植物?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仔细阅读资料,并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从去年开始,昆明市将陆续对二环16个立交区域通过挂花进行美化。挂花美化的区域涉及二环高架16座立交的桥梁及上下匝道两侧。为了保证挂花效果,距离较近的立交之间或将实现连续挂设。二环整体挂花的长度将达到128公里,面积约3.8万平方米。通过连续挂设一体式花箱,在花箱内种植大月季花,实现将二环打造成为昆明的“城市花环”。这一措施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大家在赞美的同时,又分外担心二环高架上大月季花的存活问题,网友们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
(1)大月季花一般5~11月开花,然后结果。开花季节在二环高架上会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环高架上栽种的大月季属于_____植物(选填“被子”或“裸子”)。
(2)栽种大月季花时,在根部会保留一坨土,这是为了保护大月季花的_____
(3)对二环高架上大月季花怎样浇水一直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如果大月季花不能及时浇水,就会出现“蔫了”的情况,是因为大月季花吸收的大部分水都用于_____作用。
(4)大月季花的根吸收水后,运输水的结构是_____(填“导管”或“筛管”)。
(5)大月季花是一种向阳的植物,它利用光能进行一种生理活动,请你写出该生理活动的表达式_____
2021-05-02更新 | 15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资料一     最近几年,揭阳市大力推进治理榕江,建设美丽城市,通过对榕江二河四岸的共同治理,实现“水美、城美、生态美”。目前已在城市河道岸边建设“绿道”并新移植了许多植物,如柳树、桂花树、山茶花、香樟、三角梅等,移植时有的根部带着一个土坨,移植后有的还打着“点滴”。
资料二     “森呼吸”也能挣钱。2014年6月5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共成交188,0.50吨碳配额,成交金额达1,128.4万元。揭西县被称为“揭阳后花园”,森林覆盖率高达58.92%,森林在固碳方面发挥了巨大潜力,同时森林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为改善揭阳生态作出重要贡献。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__,资料一中下划线部分指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
(2)资料一中为了提高植物移植的成活率,进行带土移植是防止根尖的______受损,进而影响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作用。给植物打“点滴”时,针头应插入茎内的________组织中。
(3)资料二中森林在“固碳”和“储碳”方面有着巨大经济和生态价值,主要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_____平衡,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森林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_______
(4)依据上述资料,作为中学生请提出一项保护植物的可行性方法___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4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因此,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依赖绿色植物。下图中图1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图2为“碳中和”的模式图,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

(1)当今人类活动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导致__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图1中所示的过程A __________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有助于实现“碳中和”。该过程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填“线粒体”或“叶绿体”)中进行。
(3)绿色植物在白天、夜晚都能向空气中排出“碳”,是因为其通过图中所示过程B ___________释放二氧化碳。
(4)由图1可知,植物体吸收水分运输的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___
(5)要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植树造林B.开车上班
C.乱扔垃圾D.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2023-02-12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