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8 题号:22621196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多见于灰尘、食物和瓶装水中,2022年3月,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个体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_________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应对不同组幼鲫鱼的体重、体长数据取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微塑料浓度从____开始对幼鲫鱼体长增幅有抑制作用。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食物链的顶端的生物是人类,在____作用下,会累积大量的微塑料在人体内,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1)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
(2)①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伊蚊通过气味区分人和动物。

②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c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伊蚊在ABC三个区的主要分布区域。


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以上所有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12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60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辐射对雄性成年大鼠的身体有没有伤害?请你作出假设: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的变量是______(填字母)。
A.电脑游戏种类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D.大鼠的智商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______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5)这个实验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4-16更新 | 7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桥”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你的结论是:_________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________行为的动物。
(3)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_________
(4)实验不能只做一次的原因是_________
(5)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实验中的蚂蚁应该选择从同一蚁穴中找到的蚂蚁。实验后应如何处理蚂蚁?_________
2023-11-03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