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22799003
下图的实验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__________
(2)滴加碘液后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叶片A处__________(能或不能)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学探究】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为探究人体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希望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下图装置:

(1)在实验中设置 A 试管的目的是______
(2)在“呼吸处”缓慢地吸气或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 B 试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 A 试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______(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混浊了。
(3)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______
(4)分析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实验分析: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______
(6)在“呼吸处”缓慢地呼气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状态。
2023-04-17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鹤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D.放置时间的长短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_____
A.是自然发生的B.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C.是煮沸后产生的D.在空气中不存在
2019-11-27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前后,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大沽河畔,一派“江南稻乡”插秧忙的景象,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乡村画卷。“蓝村大米”已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青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一张亮丽名片。生物兴趣小组到水稻种植基地进行了系列研学活动。
(1)蓝村种植区位于暖温带湿润季风区,一年就一期,生长周期长,光照充足,土质为碱性黑土地。经过改良的盐碱地,是水稻最喜欢的生长环境。这里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蓝村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有稻花香、长粒香和贡香等品种,这体现了______的多样性。
(2)同学们随机选取900粒种子,平均分成9组,探究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实验结果如表格所示。根据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
土壤含水率%/萌发种子数/温度/℃201510
25999674
20928466
15443610
同学们在实验中还发现,当环境温度25℃、土壤含水率70%时,种子的萌发率为0,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3)种子萌发和插秧定植后,农民要定期进行稻田除草,这是因为杂草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______。水稻开花期要特别加强水肥管理。下图为水稻花的结构,我们吃的大米是由图中的结构______(填代号)发育而来。

(4)为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水稻平均分成4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的速率。
组别1组2组3组4组
实验处理温度(℃)36363125
相对湿度(%)17272727
实验结果光合作用速率11.115.123.720.7
为了探究相对湿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我们应选择上述实验中的______作为对照。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
2024-06-10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