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228407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生态浮岛,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浮于水面,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的生物生态设施。如图1所示,通过载体将水生植物栽培在自然水域的水面,利用植物根系及微生物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达到净化水质,营造景观甚至收获产量的效果。
浮岛按种植植物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种植物型浮岛和混合植物型浮岛。混合植物型浮岛选择多种植物混搭,利用植物物种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使不同生长期的植物能够相互衔接,始终保持浮岛较高的净化效果,并且形成层次多样的常绿水景。下图2是该小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成分,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图3是浮岛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关于生态浮岛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浮岛植物吸收氮、磷元素,促进氮和磷的循环
B.浮岛植物光合作用固定能量,利于能量流动
C.浮岛中各种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D.浮岛中的微生物产生的代谢废物,会破坏生态系统

(2)图2中,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3)图3中,若A、B、C、D表示河道中的四种鱼,A鱼可以通过多条食物链获得能量,请写出其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用文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4)“生态浮岛”能净化水体,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5)保护家乡良好的水环境要从自身做起,请您提出一个可行的做法:________(合理即可)。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400年的《养鱼经》中,就有“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又易长也”的记载,说明历史悠久的“稻鱼共生”养殖技术,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田中养鱼,鱼类通过冲撞稻秧,可以让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便于捕食,同时降低病虫对水稻的危害。鱼类的游动,也能搅浑水体,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水稻给鱼类提供食物的同时,还能阻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的水温;水稻能充分利用水中的氮,降低铵盐浓度,从而为鱼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日益突出,除了“稻鱼共生”,还发明了“稻虾共生”、“稻鸭共生”、“水稻泥鳅共生”、“水稻黄鳝共生”、“水稻青蛙共生”等多种方法,这些生态种养结合的技术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稻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生态系统。上述材料中没有提到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2)上述材料中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水稻能阻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反映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据上述材料分析,除了水稻遮阳,抑制水中杂草生长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种系统(稻田里只种植水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区域

调查农户/户

农药投入/kg•hm2

农药使用次数/次

水稻产量/kg•hm2

鱼产量kg•hm2

稻鱼共生系统

123

7.36

3.1

6364

438.34

水稻单种系统

111

10.49

6.5

6458

0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养殖方法是稻鱼共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6更新 | 33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宁省拥有海洋、森林、湿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有哺乳类81种,鸟类383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6种,鱼类258种。
材料二、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

(1)材料一的叙述依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
(2)材料二中,蛇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者。作为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者和________
(3)若蝗虫泛滥成灾,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无法恢复。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024-05-22更新 | 84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云南曲靖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的湿地的生态环境,黑颈鹤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会泽黑颈鹤保护区是中国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通常在此越冬的黑颈鹤多达500只以上,此外还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及其他鸟类102种。在此生活的哺乳动物中,豹猫和黑白飞鼠两种为易危动物和濒危动物。鸟类中有黑颈鹤、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4种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保护区的其它水禽约有5000余只。
(1)黑颈鹤的前肢变成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飞行与保暖;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_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2)黑颈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
(3)资料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的多样性。
(4)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020-04-06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