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 完全变态发育及实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2890667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腐烂的水果收集了许多果蝇,培养并记录了果蝇的生长变化,通过观察提出了以下问题,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

(1)果蝇约12天繁殖一代,由如图图一可以判断果蝇的发育方式是______

组别

亲代

被调查的果蝇数

子代

黑身

灰身

灰身×灰身

10对

298

897

黑身×黑身

10对

1210

0

灰身×黑身

10对

603

634


(2)兴趣小组发现了灰色、黑色两种颜色的果蝇,果蝇的灰色和黑色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它们由DNA分子上的______控制。
(3)兴趣小组对灰身、黑身两种颜色的果蝇(显性基因用T表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多对果蝇的繁殖进行了实验观察,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组合甲中灰身果蝇生出了黑身果蝇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②根据组合______可以判断,______为显性性状。
③组合丙中亲代灰身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组合甲的子代中基因组成是TT的灰身个体在子代灰身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理论上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为家蚕和蝗虫发育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是______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它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发育。
(2)乙图是___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它的发育要经过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发育。
(3)从图中可知蝗虫和家蚕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但蝗虫的发育过程不经过__阶段。
2018-10-22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都市因地制宜改良了多个“耙杷柑”生产基地,优化旅游观光农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部分果农用红橘做砧木进行“耙耙柑”的嫁接培育(图甲),同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橘小实蝇(图乙)对“耙耙柑”的危害。可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利用嫁接技术培育“耙耙柑”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具有________的特性,因此在生产上应用广泛。
(2)图乙所示的橘小实蝇在繁殖后代时,由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橘小实蝇的发育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其发育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变态。
(3)橘小实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利用长翅橘小实蝇与残翅橘小实蝇作为亲本进行交配,所产生的子代(数量足够多)都表现为长翅。据此判断,橘小实蝇的长翅与残翅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该杂交实验中,子代长翅橘小实蝇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2023-10-27更新 | 1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为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发育.
(2)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量,人们通常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这是在家蚕发育的_____时期.
(3)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一生需要蜕皮四次.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_____
2018-03-06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