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3 题号:6573847
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仓储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三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
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的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
(2)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__________
(3)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过程中,挑选样本种子时应做到__________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的这批次待售种子的发芽率为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甲和乙做为一组______实验。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提供了_____,同时小白鼠呼吸产生的_______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该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是______
(4)若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021-11-12更新 | 1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植株的生长,再到开花结果这一生命周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相关内容后进行了系列研究。图一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三粒植物种子均用绳子固定在小木棍上;图二表示甲、乙两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结构;图三中的植株幼苗是由图一中萌发的种子继续发育而成,请回答:

(1)通过图一的实验装置推测:三粒种子能够萌发的是______,通过对乙和丙的对照,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乙号种子没有萌发,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图三中植株幼苗的结构,可推断实验中所用的种子类型是图二中的______。该种子在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图二中的[       ______,结构[       ______发育成了幼苗中的A部分,结构[       ______提供了发育所需的营养。
(3)该实验小组并未探究出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若要对此问题进一步探究,还应添加一个实验装置,在与图一中的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2022-07-14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动物世界里,不少捕食者会避免选择蚂蚁作为猎物。原因是一只蚂蚁虽然弱小,但是它可以招来一窝伙伴,它们会不顾一切地撕咬入侵者。很多小动物具有酷似蚂蚁的外表,而蜘蛛中的蚁蛛堪称其中的佼佼者。

(1)蚁蛛和蚂蚁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门,其形态近似蚂蚁。但蚂蚁属于昆虫纲,有____对足,而蚁蛛则有4对足。观察发现,蚁蛛具有两种不同的站立姿态,如下图所示。
(2)蚁蛛的特殊姿态对其生存有何意义呢?以下为一个研究小组针对上述问题的实验方案及结果统计,请据此分析该研究小组提出的假设是什么,并将实验设计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该实验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号组2号组3号组
视频采集蚁蛛正常姿态的影像蚁蛛特殊姿态的影像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让一种肉食性蜘蛛(捕食者)多次观看各组影像,测试其是否有攻击反应
数据记录记录肉食性蜘蛛(捕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所示实验结果,请回答: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果为2号组被捕食者攻击概率明显_________1号组,并和__________数值接近;
③根据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蚁蛛能通过特殊姿态__________其生存概率,这是蚁蛛对环境的_________
2019-01-20更新 | 2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