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7102208
实验探究题
针对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实验需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
(2)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多只鼠妇,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   ______两种环境。     
(5)结论: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123
加入的物质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馒头+2毫升唾液
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摄氏度水浴10min37摄氏度水浴10min37摄氏度水浴10min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2)若1和2为一组,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号试管为实验组。
(3)加入碘液后变蓝的是______号试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还可以在人体的______内进行。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________(填“有”或“没有”)关系。
2019-04-19更新 | 5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瓶),数日后,瓶中肉汤 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____________法。
(5)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2022-09-25更新 | 6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作出假设,制订计划:
下列材料器具,本实验能用到的有:A.烧杯B.量筒C.温度计E.试管F.碘液
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计划:若实验按如下方案进行,分析问题:
(1)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2号试管应加入____________
(4)步骤3中,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环境温度,应将1号和2号试管放在37℃的水中,原因是模拟口腔里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