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7455373
随着市区行道树进入冬季林木管护期,园林工作人员开始对景区景点和市区主次干道内的黑松进行“五花大绑”——在黑松树干腰身 1 至 2 米处用草绳缠捆得严严实实。每年入冬前松毛虫会钻进草绳里越冬、产卵。每棵黑松上的草绳里最多能聚集 300 多条松毛虫。待来年春天,园林工作人员通过解下草绳、集中焚毁,达到防治松毛虫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松毛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称_____发育。大量繁殖的松毛虫以松树的松针为食,造成松树枯死,松毛虫对松树造成危害的是发育的_____期。
(2)在黑松树干腰身 1 至 2 米处用草绳缠捆,松毛虫会钻进草绳里越冬、产卵,通过解下草绳、集中焚毁,达到防治松毛虫的目的。这种防治松毛虫的方法与喷洒农药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_____
(3)松毛虫会钻进草绳里越冬、产卵,说明生物能_____环境。
(4)为了既能防治松毛虫,又不污染环境,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还可以向有关部门提的建议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请将表中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字母):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或改变环境
D.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E.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
F.非生物因素(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G.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H.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I.非生物因素(风)对生物的影响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2)枯叶蝶酷似枯叶(拟态),这体现__________________
(3)鱼儿离不开水,这体现__________________
(4)旱灾导致农作物减产,这体现__________________
(5)雨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
(7)“一枝红杏出墙来”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10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并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影响环境。请根据生物生存的实例回答问题: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两句谚语体现了______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体现出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3)芭蕉树的叶子具有“长、宽、大”的特点,适于______环境生活;沙棘的地下茎跟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______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鳃;鸟类适于飞翔的外形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4)每年小麦都能安然过冬,但去年的冬天极度寒冷,小麦被冻死了很多,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5)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______
2021-03-30更新 | 1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所有的生物有其共同的特征,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在成长过程中以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为食,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________
(3)在炎热的夏季,鸟类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较凉爽的时段活动,中午就隐伏不动了,温度降低到20℃以下时,蚱蝉(俗称“知了”)就停止了鸣叫。冬天到来时,很多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就要进入冬眠,如青蛙、蛇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4)仙人掌有肥厚粗壮的茎储水,叶子很小,甚至特化为刺,它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有一种哺乳动物,其体形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都较为短小,它适于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家兔必须借助四肢来支撑身体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集中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5)植物造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6)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蚯蚓能从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获得营养,同时,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缝隙增加,肥力提高。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2021-01-05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