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7697230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自1985年以来,红嘴鸥连续33年与昆明相约。每年10月左右,来自蒙古国的乌布苏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新疆的博斯腾湖流域的红嘴鸣便展翅远行,飞行千里陆续到达昆明,与春城人民相遇、相识、相守。据悉,为了选一步获取红嘴鸥的迁徙路线、规律及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等相关信息,昆明市林业保护部门会同相关科研院校和站所通过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给红嘴鸥佩戴先进的GPS卫星定位跟踪器,通过科考的手段进一步揭开了红嘴鸥的生态谜团。
(1)红嘴鸥展翅远行,飞行千里”的动作由其发达的_________牵动两翼完成的,该动作的完成需要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他多个系统的配合。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红嘴鸥连续8年,按时飞抵昆明过冬,属于________行为, 由红嘴鸥体内的___________决定。
(3)资料中,通过对红嘴鸥佩戴GPS卫星定位跟踪器,研究红嘴鸥的迁徙路线,这主要使用了研究动物行为方法中的____________法。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草地贪夜蛾原产于南美,2019年入侵我国,仅9个月就已侵入25个省份,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草地贪夜蛾幼虫啃噬植物叶片,并可在土壤或所危害的植物上化蛹,成虫可大量产卵并飞行传播。由于产生抗药性,化学防治对草地贪夜蛾已逐渐失去效果。科学家利用白僵菌杀灭虫卵,利用蠋蝽捕食成虫,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科研人员统计了草地贪夜蛾对不同植物叶片的取食率,结果如下表。
草地贪夜蛾幼虫对不同作物叶片的取食率(%)

作物

玉米

高粱

小麦

谷子

花生

大豆

棉花

取食率

39.34

21.49

13.58

14.45

6.36

4.78

0

由表格可知,应加强玉米和高粱生长过程中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原因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统计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在玉米和高粱叶片上的产卵量,结果如图。
   
成虫产卵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________植物的叶片背面产卵量多,说明此种植物更适合草地贪夜蛾群体扩大,也更易遭受虫灾。
(3)白僵菌属于真菌,它的孢子可萌发产生大量________及分泌物,使害虫致死,如果以食物链“A→B→C”表示蠋蝽的防治作用,食物链中代表蠋蝽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由________所决定的。
2023-11-30更新 | 45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蚕卵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桑叶,另一端放置一些樟树叶,将家蚕的幼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家蚕的幼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
资料二在迷宫的一壁安上电极,而另一壁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壁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资料三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实验用的家蚕要从虫卵开始培养,而不用已经孵化并生长了一段时间的幼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选取与桑叶形态相似的樟树叶,而不选取其他植物的叶片(如白菜叶),这样可以排除家蚕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辨别食物的可能。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_______(选填“1只”“10只”或“100只”)。
(4)如果家蚕只取食桑叶面不取食樟树叶,那么家蚕的这一取食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
(5)蚯蚓走迷宫与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6)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__,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7)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观察法”或“实验法”)。
2022-07-19更新 | 117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多种器官,常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某地一所小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在流行发病期间对该校六个年级30个班级,共1471人,发病情况、处置措施等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结果如下。

(1)腮腺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_____在腮腺、睾丸和卵巢等腺器官的组织细胞中。
(2)对该小学疫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据统计,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6日,截至到9月21日,累计发病人数达_____人。
(3)造成了疫情扩大的原因是,一方面初期没有对患者及时隔离,另一方面,从腮腺炎病毒侵染人体到发病时间较长,约12~25天。其中携带病毒的儿童属于_____,可以散播病原体。
(4)疫情发生后,除了停课处理,还有很多孩子应急接种了腮腺炎疫苗。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注射进入人体,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产生_____反应(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控制了疫情。
2020-04-26更新 | 4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