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8261662
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间作套种   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合理密植   ④提高夜间温度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云南地区栽种的西瓜不如新疆地区栽种的同种西瓜甜,主要原因是(  )
A.新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B.新疆地区较为寒冷
C.山西地区西瓜的呼吸作用较弱D.新疆地区西瓜吸收的水分较少
2021-03-15更新 | 40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A.移栽植物时常去掉一些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晒干谷子才入粮仓储存——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给树木打针输液——主要为植物提供有机物
D.种庄稼时要“正其行,通其风”——利于补充光合作用的原料
2022-07-11更新 | 2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天工开物》中记载:“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水”。这句话的意思是,小麦幼苗期需水量多,水分充足可促其生长;而在成熟期水分过多,小麦易倒伏,倒伏后会引起叶片重叠,且由于深处的根得不到充足氧气,导致烂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麦幼苗根的细胞不进行呼吸作用B.小麦通过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成熟期水分过多所以蒸腾作用旺盛D.成熟期小麦倒伏会影响合成有机物
2020-04-03更新 | 3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