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 细菌和真菌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8727347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明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如图所示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C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 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
A.室温在25℃       B.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C.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3)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
(4)乙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细菌被发现后,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有的科学家则不认可这种观点。为探究”细菌是从哪里来的?”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的尼达姆、意大利的斯帕兰札尼和法国的巴斯德等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实验,试分析回答:

a.尼达姆的实验:如图甲,将煮沸的肉汤倒入消过毒的玻璃烧瓶内,并立刻用消过毒的软木塞盖住。数日后肉汤中发现大量蠕动着的细菌。
b.斯帕兰札尼的实验:
①如图甲装置,将肉汤装入消过毒的玻璃烧瓶,并立刻用消过毒的软木塞盖住后煮沸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发现了细菌;
②如图乙装置,将肉汤装入消过毒的玻璃烧瓶后,将烧瓶口烧成封闭(完全密封)
c.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丙装置,将肉汤放入消过毒的玻璃曲颈瓶,加热肉汤至沸腾1小时,一年后,肉汤中未发现细菌。
(1)上述实验均用到了肉汤,它相当于我们现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培养细菌用的______
(2)对比尼达姆和斯帕兰札尼的实验,可推测尼达姆的实验中,肉汤中出现细菌的原因可能是:(答出1点即可)______
(3)在斯帕兰札尼的①②③实验中,实际构成了两组对照实验,请说出具体的对照实验及其变量:①______;②______
(4)有些科学家认为斯帕兰札尼设计的实验③中,肉汤中没出现细菌是因为烧瓶中缺乏______,于是,巴斯德设计实验,对斯帕兰札尼的实验③进行了改进,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观点。
(S)通过巴斯德和斯帕兰札尼的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______产生的。
(6)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时会将一些肉、鱼、水果加工成罐头,这实际是根据图______所示的实验原理及装置进行设计生产的。
2019-03-12更新 | 3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针对“未洗的手是否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两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骤步骤

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验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步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作处理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出现


(1)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_____
(2)在步骤2中,为什么用无菌棉棒取样?答:_____。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_____
(3)为了使实验严谨,结构可靠,还应设置 _____
(4)由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2023-01-26更新 | 25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方法步骤如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甲组乙组
1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分别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2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3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4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
(3)方法步骤中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轻轻涂抹,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_____。推测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4中,能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肉眼可见的______
(4)____同学的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对照。
2024-03-01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