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 细菌和真菌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9165358
我们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我们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的细菌,有时还会有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下面是我们为幼儿园的老师设计的实验,通过实验告诉小朋友们知道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现象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在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____作用。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实验探究
为探究洗手液是否能有效抑制细菌的存活,小明和小聪都设计了探究实验。如图是他们探究实验中的一个步骤,请你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__(填“小明”或“小聪”)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_
(2)小聪的方案中,实验组是_____,对照组是_____
(3)实验用的牛奶培养基可以为细菌的生长提供_____
(4)接种之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
(5)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_____
(6)从实验过程来看,细菌的生存需要_______________
2019-05-30更新 | 34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1405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1206
炒芦笋304853032
(1)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_____(列出一种即可)。
(3)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_____
2023-11-27更新 | 5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

【实验方案】Ⅰ、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
Ⅱ、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____
(2)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_____
(3)B系列培养基,至少要用3组(B1∼B3)培养基同时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
(4)【预期结果】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的细菌对青霉素已具有_____
(5)【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____
2024-02-08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