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77615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强调红军必须健全党的各级组织,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党小组。所以,罗荣桓说:古田会议召开后,“我们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就已经定型了。”

——摘自贾永《历史选择了古田》


(1)你怎样理解罗荣桓所说的军队“已经定型”?

材料二       我军将大量地转入敌后,比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人未占区域,配合民众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和猛烈的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之……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


(2)材料二取自毛泽东的哪一篇著名文献?试举一例在敌后战场运用这一战略方针取得的成功战役?

材料三       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雕塑



(3)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人民军队能够克敌制胜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五四精神】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依据学生高呼的口号,你认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红船精神】

材料二   

“红船精神”从嘉兴南湖开起,带领着这个年轻的政党改变城市、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

——戚红蕾2020年《读懂“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2)材料二中的“红船精神”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艘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井冈山精神】
(3)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阶段特征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寻路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
第二阶段“开路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第三阶段“中路阶段”——武装割据燃星火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的局面。

【长征精神】

材料三   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4)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出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胜利会师?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到“三军过后尽开颜”与哪次重要会议有关?
【感悟精神】

材料四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成为最好的自己?
2022-01-23更新 | 1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进行革命的目标是什么?为实现此目标,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社会变革是如何实现的?
材料三 邓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 航船摆正了.

----------陈开枝《南巡“船长”邓小平》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船的方向由问题”是指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船长”的作用。
2017-08-23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来,但仍旧不觉悟,直至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曾国藩等洋务派领导的自强运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建立君主立宪,这无疑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自强运动”兴起的背景?作者为何认为“变法运动无疑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中,为什么孙中山后来说这场革命后“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他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3)根据材料三概述毛泽东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关注农村及农民问题的?
2021-08-08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