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572983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这两位先生”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什么历史意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法。他们通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变法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

材料三   这场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它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各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2)洋务运动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
(3)材料二中“他们通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其中表达“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个要求的上书是指什么事件?这次事件有何影响?
(4)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其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5)以上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2023-12-03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这四幅图展示了国难当头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救国强国道路的历程,也展示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认识和学习西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
(2)图二显示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这群爱国分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什么?这个理想受到了哪个西方国家的影响?
(3)图三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局限性
(4)李大钊于1918年在图四的杂志中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这说明中国人向外国学习出现了什么转变?这种转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5)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0-04-08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但艰辛孕育了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四 如图所示,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1)材料一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和李鸿章同一派别的历史人物。请简要评价他们所进行的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以什么为指导思想?概括指出这场革命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后期有了怎样的新变化?
(4)根据材料四,第三层面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020-01-26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