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03 中国的自然资源(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
全国 八年级 期中 2023-09-20 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一、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实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习近平强调,“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我国是世界第一煤炭消耗大国,也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下图为2020年我国用电量及主要煤炭分布图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


   
(1)用电量高值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均位于地势第___________级阶梯,甲行政区域属于用电量___________(高/中/低)值区。
(2)我国煤炭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为主,总体来说,煤炭分布与电力消费水平___________(匹配/不匹配)。
(3)煤炭属于___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其大量使用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为__________等。为实现“碳达峰”,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举措有______________等。
解答题 | 适中(0.65)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图1示意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2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材料2:西藏自治区农民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


(1)2020年我国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矿产是____
(2)风能是一种无污染的新能源,甲地风能发电量最大是____季。大亚湾核电站濒临____海。
(3)西藏自治区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与地面相比,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节约____资源。
(4)“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能为“碳中和”可做的是____
解答题 | 较难(0.4)
3. 实施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缺乏状况,我国实施了多项输电、输气工程,对促进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如“皖电东送”工程建成后,每年输送的电力相当于为上海新建了6座百万千瓦级的火电站,向外输送能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安徽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地区__________(能源)资源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煤、石油等能源的匮乏。
(2)我国在长江A处建设了世界最大水电站__________水利枢纽,这里蕴藏着巨大水能资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上游植被的破坏,对长江中下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有__________
(3)“皖电东送”是利用安徽省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发电,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请说明通过“皖电东送”的输电方式,对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__________
(4)从能源矿产分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说明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原因__________
(5)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为缓解水源短缺,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做如下事情:__________
解答题 | 较难(0.4)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油和煤炭燃烧时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大温室气体控制力度。矿产能源短缺的福建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兴化湾年内风向多变、风力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

材料二:海上风电场分布图及海上风电场景观。

   

(1)福建省简称____,行政中心____
(2)说出海上风电设备主要面临的自然困难。
(3)分析福建省开发海上风电对控制碳排放的积极作用。
(4)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
2023-04-23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达峰”);2060年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抵消排放量,实现“碳中和”、下面分别为“碳达峰”、“碳中和”示意图和人民网2021年“低碳生活”宣海报。



[能源低碳]
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煤炭比重约占5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8%。
(1)我国2030年前要实现碳达峰,除了要降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比重外,还要大力开发________等可再生能源。
(2)西电东送的中线工程把三峡水电的水能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请说说三峡坝址的选址理由:____

[技术创新]

2021年9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收集固定工业排放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在未来也可以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目标助力,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思路。


(3)我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可以通过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____等生物措施增加二氧化碳吸收,还可以通过____等技术手段将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

[生活低碳]

“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


(4)作为中学生,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国家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请举例说明。____
解答题 | 适中(0.65)
6.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家。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海水淡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依据学习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淡化之原因】第一组以“沙特阿拉伯为什么要把海水淡化?”为题开展学习。


(1)阅读图,完成下列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

【海水淡化之能源】第二组以“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所需的能源从哪儿来?”为题,收集资料。资料显示:海水淡化是高耗能产业,该国有储址、产量巨大的能源矿产及多样的清洁能源来满足海水淡化的需要。


(2)沙特阿拉伯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____(矿产名称)。
(3)近年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厂利用部分____(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既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又减少了大气污染。
A.太阳能B.地热能C.水能D.核能

【海水淡化之功过】第三组以“海水淡化功与过”为题展开讨论。

张军认为:海水淡化成本不断降低,水价基本稳定,满足了人们日常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需求。干旱地区的人们拥有了“高品质”生活。有功!

李梅认为:海水淡化需加入大量化学品,淡化后再注入海洋的水体会影响近海地区环境,进而威胁海洋物种的生存。有过!


(4)你是否赞成海水淡化?说出你的理由。
7.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俄罗斯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与原料出口国,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俄乌冲突一年来,美西方一直“拱火浇油”,俄罗斯出口西欧能源受阻,局势持续恶化,恢复和平还需时间。



(1)俄罗斯、巴西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国际上叫做___________;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
(2)有关俄罗斯与巴西两国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两国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C.两国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D.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3)美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相当高,美国A区域为乳畜带,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至少一点)。
(4)俄乌冲突对俄罗斯的石油输出造成严峻考验,也会影响我国石油的供应。从长远来看,你认为应如何保障我国的能源供给:___________
(5)俄乌局势持续恶化,影响世界经济及和平安全,为早日恢复和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
解答题 | 适中(0.65)
8.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我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环境)。为此,我国大力推进风能、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

材料二:我国风能分布示意图。

(1)风能属于____(选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____沿海地区。
(2)C地位于我国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该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
(3)E地是我国风能匮乏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盆地。
(4)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风电的意义。
(5)作为中学生,你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
解答题 | 适中(0.65)
9. 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我们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旱地、水田、林地、草地和荒漠。根据字母填出土地利用类型。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旱地和水田主要分布于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二者大致以________一线为界。
(3)林地所分布地区主要在__________、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
10.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均位于我国的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地形主要以____地形为主。
(2)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填序号),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填序号),林地主要以____地形为主。
解答题 | 较易(0.85)
11.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乙图中信息,简要评价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劣:____
(3)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在土地类型⑤的分布区中,有零星分布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5)从地形和干湿地区两个方面分析,甲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我国耕地分布特点是____
解答题 | 适中(0.65)
12. 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A.____,B.____,C.____,D.____
(2)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区和____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区和____区。
(3)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13. 读漫画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什么问题?____;原因是____
(2)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切实可行(     )(双选)
A.建设人工草场,培植优良牧草B.退牧还草,牧民调整经济结构,全部牧民从事牧业以外的行业
C.划区轮牧,规定合理载畜量D.禁止放牧,保护草场,保护环境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类型齐全,____比重小。
解答题 | 适中(0.65)
14. 读左图我国土地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右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位于__________(填山脉),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B地位于__________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C所在省区简称是__________,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
(2)右图反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特点:农业用地中__________地、_________地占比重大,________地比重小。沙漠、戈壁、石山等难利用土地较__________(多或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根据甲、乙的介绍,判断并写出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甲:我的老家在江苏南部,那里地势平坦,主要种植水稻。__________。乙:我的老家在四川西部横断山区多,植被茂密。__________
(4)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治理该问题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至少两条)。
   
解答题 | 适中(0.65)
15. 读“2000—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左图)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左图可知,我国人均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渐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而耕地、林地比重偏小。
(3)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主要原因是:我国可开垦荒地____,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建设用地将不断____;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生产的压力,对____(填土地利用类型)的需求量会增加。
(4)近年来,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着________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制定实施的基本国策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