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10 极地地区-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地理三模试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版)
山东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3-09-23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地理、地球和地图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100多年前阿蒙森、斯科特在南极探险时曾展开“最先到达南极点”的探险竞赛。为纪念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两位探险家,位于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图为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最先到达南极点”的探险竞赛中(     
A.二人均选择在7~8月向南极点进发B.二人的出发地点均选在了大西洋沿岸
C.阿蒙森行进方向总体为自东北向西南D.斯科特在(81°S,165°E)附近遇难
2.探险竞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A.冰雪弥漫,方向难辨B.天气晴好,气候温和
C.冰川覆盖,水资源缺乏D.补给方便,食物充足
3.结合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极地环境,该探险活动应选用的交通工具是(     
A.雪地摩托B.极地矮种马车C.狗拉雪橇D.核动力破冰船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南极地区有四个特殊意义的“点”,分别为“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下图为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冰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磁点濒临大西洋
C.冰点位于极点的东北D.高点海拔4000米以上
5.南极科考主要是为了(     
A.探索和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B.开发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C.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D.创设游客观光的休憩区域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北极科考题材纪录片《光语者》记录了我国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的工作和生活。左图为北极地区图,右图为黄河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黄河站工作人员所需果蔬均需外运,这是因为(     
A.该地气候寒冷,无法生产B.该地没有土地资源
C.为了节省科学考察费用D.临近海洋,运输便利
7.符合极地保护精神的科考项目是(     
A.记录夏季气温,拟建避暑胜地B.观测动物迁徙,制定捕猎计划
C.勘探矿产资源,建立工业基地D.监测海冰动态,研究气候变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2年10月26日和31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255名队员分两批搭乘“雪龙2”船、“雪龙”船从上海出发,共同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第39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读南极洲地图(左图)与北极地区简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中国在南极地区建设的科学考察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昆仑站B.长城站C.泰山站D.中山站
9.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
B.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冰雪覆盖,吸收太阳光热少
C.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D.人类对南极地区的考察是为了建设更安全的军事基地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家住在临沂的小华,从网上看到一则为期25天的南极大陆深度游广告,出发日期为2022年11月20日。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10.小华想参加该旅行,以下是他猜测的情景,正确的是(     
A.在火地岛邂逅北极熊B.乘坐飞机到达长城站
C.顺着南极圈能够到达昆仑站D.能感受到南极洲的“白色荒漠”
11.在南极探索旅游期间(     
A.南极地区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B.南极地区处于一年中最温暖的季节
C.能观察到极夜、极光等自然现象D.此时南极地区同临沂一样昼短夜长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 年1月26日,“雪龙”号破冰船抵达南极罗斯海区域,罗斯海新站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如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框图为南极大陆“白色荒漠”的原因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A.①-气温低B.②-降水少C.③-海拔高D.④-冰雪覆盖
13.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勘探            ④因纽特人的分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