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15 认识省内区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3-09-23 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局部景观素描图。读图,完成下题。

由图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季风区,气候适宜B.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C.水源充足,交通便利D.地形因素,沿山脉而建
2023-04-05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带来的影响有(     
①湖泊面积缩小②湿地面积扩大③草场退化严重④水土流失加剧⑤虫鼠猖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2023-04-01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学年河南省汝阳县中招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及附近地区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地跨川、陕、晋三省区B.相对高度为5088米
C.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全部位于长江流域
5.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观赏大熊猫B.保护大熊猫种群
C.开展特色旅游业D.开发动植物资源
2022-10-13更新 | 29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试卷(二)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省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省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一定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保护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保护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     
①护“中华水塔”   ②防止全球变暖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7.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草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香蕉
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2022-10-10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南北校区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雪山冰川广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
B.当地的优良畜种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
C.兰新线的全线通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当地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我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水源污染B.禁止滥捕滥猎C.增加木材蓄积量D.保护生态环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河流域在该区域的西部B.图中澜沧江的流域面积最小
C.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D.扎陵湖、鄂陵湖对长江水位具有调节作用
1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下列说法不是其原因的是(     
A.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沼泽等水土保持作用突出
B.该地区具有独特的藏族地域文化特色
C.这里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
D.这里的生态安全对周边地区有重大影响
2022-03-22更新 | 268次组卷 | 8卷引用: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雅鲁藏布江源区的总称
B.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C.雪山冰川是源区内唯一的补给水源
D.该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13.建立三江源保护区是因为这里(  )
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A.①④B.②④C.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2016·绵阳中考)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
A.油气资源丰富B.是“丝路”走廊
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较难(0.4)
16. 关注合作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2022年6月16日,世界首条沙漠环线铁路——新疆和若(和田——若羌)铁路通车,标志着环塔里木盆地的环形铁路开通运营。和若铁路有53.7km的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

材料二:图1为西北地区图,图2为新疆铁路分布示意图,图3为和若铁路以桥代路



(1)图1中,西北地区沿A→B→C的方向,植被景观自东向西变化规律是____,原因是:____。图1中连接甲、乙两城市的铁路线是____线,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段。
(2)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因此该地区农业主要以____为主,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发展____农业。
(3)读图2、图3可知,新疆南疆地区铁路线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____状,其主要原因是____。和若铁路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形式建设的主要目的是____
(4)图1中C为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盆地,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____等能源矿产,该地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开采能源矿产,会对当地发展带来哪些影响____?(回答2条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