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06 从世界看中国-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地理二、三模试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江苏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3-09-24 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和地图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80亿,各国人口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2022年末中国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1年下降0.75‰;人口死亡率为7.37‰,比2021年增长0.19‰。下图为中国人口净增长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中国人口(     
A.首次出现负增长B.自然增长率为-0.60%
C.人口增长量为历年最低D.迎来生育高峰期
2.按照2022年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劳动力数量增多B.交通压力增大C.人口老龄化D.育儿压力增加
3.为了应对目前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量接纳海外移民②落实积极生育措施③发展机器人产业④发展养老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年2月16日,我国首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400亿度清洁电能。下图为该工程输电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输电线路(     
A.自西向东由亚热带进入寒温带B.途经藏、云、渝、鄂四省市
C.沿线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地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5.此工程投运后可以(     
①提升华中电网的供电能力②充分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
③解决东部电力短缺的问题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3-06-13更新 | 15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市区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中华老字号企业可分为餐饮服务、食品加工、商贸百货、医药保健、工艺美术、服装纺织、加工制造、茶、酒九大类,各类型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全国的分布呈现不均衡性,形成了华东和华北两个高密度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中华老字号企业数量分布的空间特征是(     
A.东部多,西部少B.南部多,北部少C.东北多,西南少D.西北多,东南少
7.我国广东某沿海地区有“冬至节,吃咸汤圆”的文化传统。所吃汤圆无馅,用虾、蟹、生蚝等海鲜煮汤,味道鲜美。该地制作咸汤圆汤料中的海鲜主要来自(     
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图为依据2022年统计公报中的人口数据绘制的全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死亡率(2013—2022年)统计图。读图,完成成下面小题。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8.我国人口(     
A.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人口总数持续增多
B.2022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数最少
C.出生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
D.死亡率变化幅度大于出生率
9.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B.缓解就业压力
C.降低人口增长速度D.提高人口出生率
2023-05-25更新 | 39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产销的区域格局也由“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图为“我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粮食主要输入省区有(     
A.黑、吉B.湘、浙C.闽、粤D.琼、台
11.“北粮南运”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
12.东北三省成为我国粮食输出省区的主要原因(     
A.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B.全球变暖使热量条件改善
C.邻国众多,对外贸易便利D.高铁开通让运输更为便利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国家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健全居家、文体、医养、旅游、家政等服务体系。图为“我国老龄化程度图(含预测)和15分钟养老圈建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2025~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将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A.人口政策的调整B.人居环境的改善C.养老产业的发展D.出生率明显下降
14.“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可以(     
A.延缓老龄化的进程B.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C.减轻家庭养老支出D.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镇和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上海B.城镇老年人比重最高的是四川
C.东北三省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比农村高D.城镇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北京
16.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经济的发展
B.劳动力短缺
C.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加大
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近61年来的人口首次负增长。读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7.2015~2022年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A.先升高后降低B.持续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持续降低
18.我国在2015~2022年期间,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16年B.2020年C.2021年D.2022年
19.人口负增长会导致我国老龄化更严重。下列措施中,缓解我国老龄化状况可行的是(     
A.加快产业升级B.优化生育政策C.加快城市化进程D.完善养老机制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云南风光秀丽,但却流传有十八怪“鸡蛋用草串着卖,摘下斗笠当锅盖……”,下面两幅图分别介绍了其中两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云南是我国“怪”最多的省份,导致其“怪”多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A.经济发展慢,生活落后B.地形条件复杂多样
C.少数民族众多,生活方式多样D.人口密集,风俗较多
21.鸡蛋用草串着卖是当地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     
A.防止鼠类盗窃B.地势崎岖,防止磕碰
C.防止鸡蛋变质D.美观,提高鸡蛋价格
22.斗笠在云南随处可见,这是因为当地(     
A.光照强烈B.山区滚石多C.风力强D.降水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下图为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A.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比四川省多
B.山东省和广东省人口数量均超1亿
C.长江沿线各省区人口均超5000万
D.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腾冲线以西
24.2010-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为(     
A.黑河-腾冲线以西各省区人口增长率低
B.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C.浙江省人口增长数量大于北京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2022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表为我国2022年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年龄结构城乡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
0-14岁16-59岁≥60岁城镇人口乡村人口-0.60
18.2%62%19.8%65.22%34.78%
25.由表可知,我国2022年(     
A.城镇人口少于乡村人口B.人口向中西部地区集聚
C.0-14岁人口的比重最高D.人口总数少于2021年
26.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A.促进经济发展B.社会养老负担大C.减轻就业压力D.人均资源量增加
27.明确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有利于我国(     
A.人口合理分布B.改善人口年龄结构C.人口快速增长D.平衡人口城乡比例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缘溪行”中的溪最终汇入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完成下面小题。

28.桃源县所在省级区域的简称是(     
A.湘B.皖C.鄂D.闽
29.下列对于桃花源聚落类型及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聚落,高楼林立B.乡村聚落,规模较小
C.城市聚落,路网发达D.乡村聚落,商业繁忙
30.下列关于洞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B.每年的夏秋季节进入枯水期
C.长江流域的淡水湖泊D.对长江干流水量起调节作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甘肃省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图左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右为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1.敦煌年平均降水量大致在(     
A.800毫米以上B.400~800毫米C.200~400毫米D.200毫米以下
32.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是(     
A.自东北向西南递减B.自西南向东北递减C.自东南向西北递减D.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33.下列关于甘肃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西部的四大牧区之一B.只跨越干旱、半干旱区
C.河西走廊地区引黄河水灌溉D.地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