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热点20 碳达峰和碳中和-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全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10-03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我国某新能源汽车公司表示将于2022年底前在挪威建设20座第二代换电站,覆盖挪威前5大城市及主要高速。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能
2.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①加大煤炭进口量用于发电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③植树造林种草④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读某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B.南高北低
C.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D.东高西低
4.造成碳排放集中且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少,消耗能源少B.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煤炭为主
C.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D.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广大
5.下列不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A.减少林地,增加耕地B.发展低碳农业
C.提高汽车环保标准D.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2023-04-14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韩城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2年5月,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读图左和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6.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原因不包括(     
A.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B.交通不便C.河流春季有凌汛现象D.山高坡陡,地形复杂
7.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和使用,其意义有(     
①开发利用清洁能源②构建高效能源体系
③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④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低碳生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节能减排,很多路灯都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为路灯供电。下图为湖北省孝感市某中学生拍摄的一张公路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中学生拍照时大致面向(     
A.正北B.正南C.正东D.正西
9.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图左和图右分别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大气中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氮
1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可能是(     
①大量燃烧煤炭②大量使用太阳能③大力开发水能和风能④大量砍伐森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为实现“双碳”目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开发新能源是重要途径之一。读我国太阳能分布图完成问题。



13.对我国太阳能丰富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B.降水丰沛C.地势高峻D.经济发达
14.淄博市属于太阳能资源的(     
A.丰富区B.较丰富区C.可利用区D.欠缺区
15.从我国太阳能分布和能源主要消耗区分布判断,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输送方向可能是(     
A.自南向北B.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向东D.自东北向西南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清洁能源,不包括(     
A.水能B.风能C.煤、石油D.太阳能
17.我国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B.提高全球煤炭产量C.推动全球防疫合作D.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8.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保护耕地,人人有责B.清洁能源,低碳转型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19.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
C.加强治理,减少水污染D.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